时间: 2025-05-01 16:4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9:32
寒食出郊三首
作者:李揆(宋代)
春事遽如许,劳人浑不知。
柳垂山阙处,花发雨来时。
薄宦祗憔悴,故园成别离。
多情睇啼鸟,独与寸心违。
春天的事情如此急促,忙碌的人们却全然不知。
在山阙之处,柳枝垂下,花儿在雨中绽放。
身为微薄官吏的我,只感到憔悴,故乡的情景已成了别离。
多情的人注视着啼鸣的鸟儿,心中却与内心的感受相违。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寒食"节日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诗中提及春天和别离,隐含了对时光流逝及离别情感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揆,字道明,号东山,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寒食节前后,诗人借春天的景象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官吏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孤独感。
这首诗以春天的急促来引入,开篇便给人一种时光飞逝的感觉。诗人通过“春事遽如许”一句,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似乎春天的到来是如此迅速,以至于忙碌的人们都未能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柳树垂下、花朵盛开的美好景象,绵延的山阙与绵绵细雨交织,营造出一种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随着景色的美丽,诗人的心情却显得愈发沉重,因“薄宦祗憔悴”,他感到身为微薄官吏的无奈与憔悴,故乡成为了他内心深处的遗憾与别离。
最后两句“多情睇啼鸟,独与寸心违”,通过对鸟儿啼鸣的关注,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即使外界春光明媚,他的内心却是无比孤独,这种情感的对比让人倍感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心的孤独,触动人心深处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生活的无奈,表现了孤独的内心感受,反映了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主题。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的情感基调,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使整个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的“薄宦”指的是:
A. 身份显赫的官员
B. 微薄的官职
C. 富裕的商人
D. 农民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A. 春天的花
B. 柳树的垂枝
C. 听鸟啼鸣
D. 雨水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愁苦
C. 平静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在表现思乡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意象与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