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百字令 冯洁士先生招同崇川,钱五长、谢峨白、许元锡、张孺子、天姥潘冰壶饮寓斋,共用坡仙韵

《百字令 冯洁士先生招同崇川,钱五长、谢峨白、许元锡、张孺子、天姥潘冰壶饮寓斋,共用坡仙韵》

时间: 2025-07-29 09:14:43

诗句

竹篱僧舍,共联翩、江北江南人物。

木榻香温红蜡烛、相赏图书四壁。

谢屐登山,江花恨别,一卷如冰雪。

文章千古,岂惟当代之杰。

今夜笔阵词芒,从横排荡处,弦无虚发。

拍案狂呼,正荧荧、窗外寒星明灭。

百罚深杯,千回巨椀,酒气酣冲发。

吾曹豪兴,大都觞咏风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4:43

原文展示:

百字令 冯洁士先生招同崇川,钱五长、谢峨白、许元锡、张孺子、天姥潘冰壶饮寓斋,共用坡仙韵
作者: 石洢 〔清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聚会,聚会的地点是竹篱围住的僧舍,里面有江北和江南的各类人物。木榻上温暖的香气和红蜡烛的光辉下,大家共同欣赏四壁的书籍。谢屐(即谢某的鞋)踏上山,江花在离别时显得惆怅,手中卷轴如冰雪般洁白。文章的成就历久弥新,不仅仅是当代的杰出之作。今夜的笔阵如同词锋,横排而出,无一处失手。拍案狂呼,正如窗外寒星的明灭交替。酒杯深沉,豪饮千杯,酒气四溢。我们一群人兴致勃勃,尽情吟咏风月。

注释:

  • 竹篱僧舍:竹篱围起来的僧人住所,象征幽静和隐逸。
  • 江北江南:指代不同地区的人物,表现聚会的多元性。
  • 谢屐登山:谢屐是谢某的鞋,暗指谢某登山游玩。
  • 如冰雪:形容卷轴的洁白,表现文章的高洁。
  • 正荧荧窗外寒星明灭:窗外寒星闪烁,映衬聚会的热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石洢,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时期,作品多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立精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聚会之际,诗人借助与友人的欢聚,表达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反映出文人雅集的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体现了清代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开头描绘了竹篱僧舍的宁静环境,给人以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书籍、酒杯等细节,展现出一种书卷气和豪放之情。谢屐登山的意象则引发了对离别的感慨,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

诗人的笔触灵动,字句间充满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珍视。尤其是在“今夜笔阵词芒”一句中,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激情与自信,似乎在呼唤着一种文学上的共鸣。最后的“吾曹豪兴,大都觞咏风月”,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烈追求,也体现了文人间的豪情与友谊。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温暖的文人氛围,既有思考的深度,又有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竹篱僧舍,共联翩江北江南人物:描绘聚会的环境和参与者的多样性。
    • 木榻香温红蜡烛相赏图书四壁:展现了聚会的温馨氛围和读书的雅趣。
    • 谢屐登山,江花恨别,一卷如冰雪:表达了离别的惆怅和文学的高洁。
    • 文章千古,岂惟当代之杰:强调文学作品的永恒价值。
    • 今夜笔阵词芒,从横排荡处,弦无虚发:展现诗人的创作激情与自信。
    • 拍案狂呼,正荧荧窗外寒星明灭:生动描绘聚会的热烈气氛与外界的宁静对比。
    • 百罚深杯,千回巨椀,酒气酣冲发:酒宴的欢愉和豪情。
    • 吾曹豪兴,大都觞咏风月:总结聚会的主题,文人之间的情谊与唱和。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竹篱僧舍”和“江北江南”形成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如“卷如冰雪”,形象地描绘了诗书的清白。
    • 拟人:将星星的明灭与聚会的热烈气氛相结合,形成鲜明对照。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竹篱:象征隐逸与自然。
  • 江花:代表离别的忧伤。
  • 红蜡烛:营造温馨的氛围。
  • 寒星:象征宁静与思考。
  • 酒杯:代表欢聚与豪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聚会环境是什么?

    • A. 酒楼
    • B. 僧舍
    • C. 花园
    • D. 餐厅
  2. “江花恨别”中,花象征了什么?

    • A. 美丽
    • B. 离别的忧伤
    • C. 春天
    • D. 欢聚
  3. 诗中提到的“今夜笔阵词芒”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文学的热爱
    • B. 对友谊的珍视
    • C. 对生活的厌倦
    •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饮酒》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比较石洢的《百字令》和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石洢的聚会场景更显热烈,而陶渊明的作品则更显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法》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汾阴行 中秋月二首·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令利 马迹蛛丝 作嫁衣裳 包含啪的词语有哪些 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灾勾 疋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仁义之师 训诲 田字旁的字 振开头的成语 绿结尾的成语 行好 疾言怒色 里字旁的字 闳宇崇楼 令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