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54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
柳无言,双眉尽日齐斗。
都缘薄幸赋情浅,许多时不成欢偶。
幸自也,总由他,何须负这心口。
令人恨行坐儿断了更思量,没心求守。
前日相逢,又早见伊仍旧。
却更被温存后。
都忘了当时僝僽。
便掐撮九百身心,依前待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忧愁女子的情态,形容她的身体瘦弱,神情憔悴,旁人见了都感到惊讶。她无言以对,双眉整日紧锁。都是因为她的情感浅薄,经历许多次欢愉却未能如愿。她自知命运无常,何必再去负担这颗心。令人恨的是,行走之间却断了再思量的机会,心中无所求。前几日相逢,竟然早已见到她依旧的模样。却因温存的回忆再度涌上心头,竟然忘了当时的种种纠葛。如今她只是小心翼翼地等待着那份情感的到来。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北宋著名词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个人的情感与思绪。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生活压力增大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爱情与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大有(小石)》是一首充满感伤与细腻情感的词作。全诗通过对女子形态与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她的脆弱与无奈。开篇以“仙骨清羸”引入,描绘出女子的清瘦之姿,继而用“沈腰憔悴”表现出她的愁苦。接下来的“见傍人惊怪消瘦”则突显了她的孤独感与外界的冷漠。
诗中反复提及情感的“薄幸”,让人感受到她在经历了多少次的欢愉与失落后,对爱情的无奈与困惑。尤其是“何须负这心口”,透露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接受,似乎放下了过往,却又在心底深藏着难以言说的情感。
最后两句“依前待有”则表现出一种期待与渴望,尽管经历了种种,她依然在默默等待着那份情感的归来。这种情感的深度与细腻,让人感同身受,体现了周邦彦深厚的诗词功底与对人性情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女子情感的细腻描绘,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情感的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周邦彦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柳无言”象征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