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7:39
减字木兰花
作者:周邦彦
风鬟雾鬓。便觉蓬莱三岛近。
水秀山明。缥缈仙姿画不成。
广寒丹桂。岂是夭桃尘俗世。
只恐乘风。飞上琼楼玉宇中。
这段描写中,女子的发型如风轻拂,脸庞被雾气笼罩,仿佛身处蓬莱三岛,近在咫尺。水清山明,仙女般的姿态如画般难以描绘。广寒的丹桂,怎能与尘世的夭桃相提并论?只怕她乘着风,飞上那琼楼玉宇,远离人间。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小令和长调,风格清丽脱俗,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成诗于周邦彦的晚期,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并存,个人情感与理想追求在诗中得以展现。此诗通过描写美女的神秘与超然,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周邦彦的《减字木兰花》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美丽女子形象。诗中通过“风鬟雾鬓”的描绘,唤起读者对美的想象,仿佛她从蓬莱三岛而来,超脱于世俗之上。后续的“水秀山明”与“缥缈仙姿”更是将这份美丽与自然的清丽结合,让人感觉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诗人在描绘美丽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尘世的思考。“广寒丹桂”与“夭桃”的对比,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广寒的丹桂象征着高洁与长久,而夭桃则蕴含了短暂与繁华的无常。最后一句“只恐乘风,飞上琼楼玉宇中”,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与丰富的意象,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展现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体现了周邦彦深厚的艺术造诣与独特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以美丽的女子为线索,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自然与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选择题:诗中“风鬟雾鬓”主要形容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蓬莱三岛”象征着____。
判断题:诗歌中表达了对尘世的认同与向往。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