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1:18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
作者:李咸 〔唐代〕
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
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
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
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
在重阳节这一天,正好得到天子的恩令,四野的景色一片晴朗。
日月相映,正是最初的时节,天地间显得格外神圣。
金黄的菊花迎接着酒杯的漂浮,翠绿的松树在霜中显得挺拔。
游历大海难以深入,负担高山只会让人疲倦无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咸,唐代诗人,生平较为少见。其作品多为应制诗,风格典雅,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正值九月,天子召集群臣登高赋诗,李咸应制而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节日的庆祝。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赞叹和对节日气氛的描绘。首联通过“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引入,描绘了重阳佳节的氛围,晴朗的天空象征着吉祥与欢快。接下来的“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则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日月同辉,仿佛天地间的神圣气息在此刻达到巅峰。
在描写节日习俗时,诗人提到“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节日的欢快与自然的坚韧。金黄的菊花与翠绿的松树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秋天的丰盈,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一句“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则以哲理的口吻告诫人们,追求深远的目标或背负沉重的责任,终究会感到疲惫,暗示了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反映了人生哲理,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又称为哪一天?
“菊黄迎酒泛”中的“菊”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游海难为深”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围绕重阳节展开。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李咸的《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均以重阳节为背景,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李咸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哲理思考。
以上内容是对《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的详细解析,供您学习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