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31
清平乐 春晴
作者: 陈珍瑶 〔清代〕
春将一半。垂柳柔于线。
睡醒重楼帘不捲。楼外呢喃双燕。
昼长人静无哗。嫩寒翠幕低遮。
起看碧纱窗畔,东风红遍桃花。
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垂柳如丝般柔软。
我刚醒来,重楼的帘子没有卷起。楼外,双燕在喃喃细语。
白昼漫长,周围静悄悄的没有喧哗。
微寒的春风轻轻掩住翠绿色的窗帘。
我起身走到碧纱窗旁,看到东风吹红了桃花。
陈珍瑶,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她的诗歌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出女性独特的视角与感受。
《清平乐 春晴》写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诗中描绘的细腻景象和宁静氛围,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清平乐 春晴》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词作,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开头“春将一半”一句,便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春天的美好虽已过了一半,但仍然充满生机。接下来的“垂柳柔于线”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日的柔美,柳条轻垂,如丝般柔软,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接着“睡醒重楼帘不捲”,诗人刚刚醒来,窗帘未卷,展现了春日慵懒的氛围。
而“楼外呢喃双燕”这一句,通过燕子的细语,增添了春天的活力和生动。这里的燕子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一种生活的乐趣。接下来的“昼长人静无哗”,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白天的漫长和无人打扰的静谧,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起看碧纱窗畔,东风红遍桃花”则为整首词带来了高潮,诗人走到窗前,看到东风吹红了桃花,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心生向往。整首词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感慨,展示了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和谐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春日的迷人风景和内心的平静。
诗中描绘的春天已经过去了多少?
A. 一半
B. 全部
C. 三分之一
D. 四分之一
“楼外呢喃双燕”中的“呢喃”指什么?
A. 吵闹
B. 细语
C. 哭泣
D. 高歌
诗中提到的窗帘是什么颜色?
A. 红色
B. 绿色
C. 蓝色
D. 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