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27
游云灵观
兹山虽特起,远窥殊未豪。 三休出云际,始知盘踞高。 大江分一线,众峰环千遭。 溪谷粗可辨,绿树皆蓬蒿。 羽衣何年来,钓取海上鳌。 盛衰伸臂顷,古屋风颾颾。 元和有遗刻,双旌挟时髦。 想见饮清旷,秀句含春醪。 万世同一兀,名字空嘈嘈。 吾其炼仙骨,玉京摘蟠桃。
这座山虽然独特耸立,但从远处看并不显得雄伟。 经过三次休息,到达云端,才知道它的高耸。 大江像一条线一样被分开,众多山峰环绕四周。 溪谷大致可以辨认,绿树都像是蓬蒿。 不知何时,穿着羽衣的人来此,钓取海中的巨鳌。 盛衰变化只在瞬间,古老的房屋风声萧萧。 元和年间有遗留下来的石刻,双旌代表着时尚。 想象中在那里饮酒清旷,优美的诗句如同春酒般醇厚。 万世都一样孤独,名字只是空洞的喧嚣。 我将要修炼仙骨,到玉京去摘取蟠桃。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道教文化的浓厚兴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云灵观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盛衰的感慨。
这首诗以游历云灵观为线索,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三休出云际,始知盘踞高”一句,通过“三休”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山的高耸入云。而“大江分一线,众峰环千遭”则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壮阔的山川景象。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羽衣”、“海上鳌”等道教元素的运用,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盛衰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云灵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盛衰的感慨和对永恒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三休出云际”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山很高 B. 山很远 C. 山很美 D. 山很险
诗中“羽衣何年来,钓取海上鳌”一句,涉及了哪个文化元素? A. 佛教 B. 道教 C. 儒家 D. 伊斯兰教
诗中“万世同一兀,名字空嘈嘈”一句,表达了什么主题? A. 永恒 B. 孤独 C. 喧嚣 D. 遗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