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中秋夕独坐望月

《中秋夕独坐望月》

时间: 2025-05-02 12:46:38

诗句

万里凄凝魄,幽深在处通。

清流河汉尽,寒入水云空。

踰久方全白,弥高适正中。

开书还自卷,把酒复谁同。

泫叶漙宵露。

吹衣变暑风。

更看庭树影,渐过粉墙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38

原文展示:

中秋夕独坐望月 万里凄凝魄,幽深在处通。 清流河汉尽,寒入水云空。 踰久方全白,弥高适正中。 开书还自卷,把酒复谁同。 泫叶漙宵露,吹衣变暑风。 更看庭树影,渐过粉墙东。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万里无云的夜晚,月亮显得格外凄凉,它的光芒穿透了深邃的夜空。清澈的月光如同河流,照亮了银河,寒冷的气息渗入了水云之间。月亮经过长时间的照射,变得更加洁白,高高挂在天空正中央。我打开书卷,却又自己卷起,独自饮酒,无人相伴。树叶上滴落的夜露闪闪发光,风吹过衣裳,带来了夏日的凉意。再看庭院中的树影,渐渐地移过了粉墙的东边。

注释:

  • 凄凝魄:形容月亮的凄凉和凝聚的光芒。
  • 幽深在处通:指月光明亮,穿透了深邃的夜空。
  • 清流河汉尽:比喻月光如清澈的河流,照亮了银河。
  • 寒入水云空:形容月光的寒冷气息渗入了水云之间。
  • 踰久方全白:经过长时间的照射,月亮变得更加洁白。
  • 弥高适正中: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正中央。
  • 泫叶漙宵露:树叶上滴落的夜露闪闪发光。
  • 吹衣变暑风:风吹过衣裳,带来了夏日的凉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诗人独自望月,表达了对月亮的深情和对孤独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中秋之夜,诗人独自一人望月时所作。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但诗人却独自一人,因此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月亮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诗中,“万里凄凝魄”和“幽深在处通”描绘了月亮的凄凉和光芒的穿透力,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清流河汉尽”和“寒入水云空”进一步以月光为媒介,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后几句则通过诗人的个人行为和周围环境的细节描写,如“开书还自卷”、“把酒复谁同”和“泫叶漙宵露”,加深了孤独和凄凉的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中秋望月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凄凝魄:形容月亮的凄凉和凝聚的光芒,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凄凉的氛围。
  2. 幽深在处通:指月光明亮,穿透了深邃的夜空,增强了月光的神秘感。
  3. 清流河汉尽:比喻月光如清澈的河流,照亮了银河,形象生动。
  4. 寒入水云空:形容月光的寒冷气息渗入了水云之间,增强了月光的寒冷感。
  5. 踰久方全白:经过长时间的照射,月亮变得更加洁白,强调了月光的纯净。
  6. 弥高适正中: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正中央,强调了月亮的庄严和孤独。
  7. 开书还自卷:诗人打开书卷,却又自己卷起,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8. 把酒复谁同:诗人独自饮酒,无人相伴,加深了孤独的情感。
  9. 泫叶漙宵露:树叶上滴落的夜露闪闪发光,增添了夜晚的静谧和美丽。
  10. 吹衣变暑风:风吹过衣裳,带来了夏日的凉意,增添了夜晚的凉爽感。
  11. 更看庭树影,渐过粉墙东:庭院中的树影渐渐地移过了粉墙的东边,增添了夜晚的动态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流河汉尽”将月光比喻为清澈的河流,形象生动。
  • 拟人:如“踰久方全白”将月亮拟人化,赋予了月亮人的特质。
  • 对仗:如“万里凄凝魄,幽深在处通”和“清流河汉尽,寒入水云空”,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中秋之夜的月亮和诗人的孤独感受。通过描绘月亮的凄凉和光芒,以及诗人的个人行为和周围环境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情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 月亮:作为全诗的核心意象,月亮象征着孤独、凄凉和纯净。
  • 清流:比喻月光,象征着清澈和纯净。
  • 寒:形容月光的寒冷气息,象征着孤独和凄凉。
  • 泫叶漙宵露:树叶上滴落的夜露,象征着夜晚的静谧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凄凝魄”形容的是什么? A. 月亮 B. 星星 C. 云彩 D. 风
  2. “清流河汉尽”中的“河汉”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银河 C. 水云 D. 天空
  3. 诗中“开书还自卷”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悲伤
  4. “泫叶漙宵露”中的“泫叶”指的是什么? A. 闪闪发光的叶子 B. 滴水的叶子 C. 枯萎的叶子 D. 摇曳的叶子

答案:1. A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中秋月亮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月夜忆舍弟》:以月亮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蔡襄《中秋夕独坐望月》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都以中秋月亮为主题,但蔡襄的诗更注重对月亮的描绘和个人的孤独感受,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月亮的哲思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蔡襄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蔡襄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师川赋梅花 吴刺史庙祭神辞 吴刺史庙 望春山 天童寺 唐开成年墓志石 配食大成乐章·酌献沂国 配食大成乐章·酌献郕国公 东山 东钱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寿终 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敢做敢当 却冠 采字头的字 黄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清静无为 毛毛匠 劳民伤财 齐字旁的字 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包含璋的词语有哪些 谊不容辞 蟫鱼 扣绣 持衡拥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