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20
四月时鱼逴浪花,
渔舟出没浪为家。
甘肥不入罟师口,
一把铜钱趁桨牙。
四月时节,鱼在浪花中游弋,
渔舟在波浪中出没,以浪为家。
那些肥美的鱼不愿被渔网捕获,
只有一把铜钱在桨牙上闪烁。
这首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渔舟与鱼的生动场景,展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和谐美。诗中“罟师”一词可以联想到古代渔民的生活,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斗争。
《时鱼》是一首描写春季渔民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水域,四月的鱼在波浪中自由游动,渔舟则在波涛间灵巧穿梭,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通过“甘肥不入罟师口”一句,展现了鱼与渔民之间微妙的斗争关系,暗示了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挑战,既表现了渔民的无奈,也隐含了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一句提到的“一把铜钱”,则是渔民生活的象征,表现了他们不易的生存状态。在这首诗中,梅尧臣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好,还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渔民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揭示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表达了对自由与生存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罟师”指的是:
A. 渔夫
B. 农民
C. 商人
D. 学者
诗中“甘肥不入罟师口”表达的意思是:
A. 鱼乐于被捕
B. 鱼不愿意被捕
C. 鱼非常肥美
D. 渔夫捕了很多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