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26
侯服齐三辅,天台耸百僚。
新章刻铜虎,旧德冠金貂。
已作歌襦化,方期执玉朝。
双鞬辞洛宅,千骑向河桥。
鼓角春城暮,莺花故苑遥。
瓜亭犹接轸,棠茇自敷条。
夹道都人拥,迎风驷牡骄。
莫随文学乘,空望旆旌飘。
这首诗描绘的是李相公从洛阳迁往河阳的场景。诗中提到,侯服齐备,宛如三辅的官员,天台山高耸,仿佛在迎接百官。新诗被刻在铜虎上,旧的美德则如同金貂般光辉。现在他已将歌袍化作羽衣,期望在朝中受宠。双鞬辞别了洛阳的宅邸,千骑奔向河桥。鼓角声在春天的城市中回荡,莺歌花舞的故苑依旧遥远。瓜亭依旧连着车辙,棠花自开枝条。夹道的百姓纷纷围拢,骏马在风中奔腾。不要随随便便跟随文人,空自仰望旗帜飘扬。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梦得,号香山,宋代诗人,以五言律诗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擅长表现人情世态,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为官期间,反映了他从洛阳调任河阳的心情与场景,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对故地的怀念。
《右丞李相公自洛移镇河阳》是一首描绘迁任情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李相公的官场生涯与个人情感。全诗开篇即以“侯服齐三辅”引入,表现出官员的威仪与体面,随后将视线转向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迁徙过程中的种种景象与感受。这种对比既突出了官场的光鲜亮丽,又隐含了对故乡的依恋与不舍。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出鼓角声声的春城暮景,莺花的故苑遥远,表现出一种对美好过往的怀念。最后一句“莫随文学乘,空望旆旌飘”,则似乎在劝诫人们不要盲目追随文人,而要脚踏实地,追求实在的生活。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道出了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的感伤。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诗人展现了一个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中提到的“天台”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高位和威仪
C. 田园生活
答案:B
“双鞬辞洛宅”中的“双鞬”指的是什么?
A. 车马
B. 装箭的袋子
C. 书籍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莫随文学乘”表达了什么?
A. 鼓励追求文人生活
B. 强调务实的重要性
C. 对文学的赞美
答案:B
梅尧臣 vs. 王之涣
梅尧臣的诗注重人情与细腻的描写,而王之涣的诗则更为豪放,强调气势。这种风格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文学追求与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