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08
送闾丘殿丞
梅尧臣 〔宋代〕
每有西归客,谁无满袖诗。
都忘将别意,竞媚向官资。
凭在屋头月,照君墙上旗。
不同山一定,更远更相随。
这首诗的意思是:每当有西归的客人,谁的袖子里没有满满的诗篇呢?大家都忘记了离别的情意,纷纷迎合那些官职的利益。月光照在屋顶上,映照着你的墙上旗帜。不同的山虽然相隔遥远,却能更长久地陪伴彼此。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诗和词,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风格清新隽永。他受到当时文人追捧,作品在宋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送闾丘殿丞》是梅尧臣为送别友人而作,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官场的浮华与人情的淡薄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送闾丘殿丞》是一首充满哲理的送别诗。诗人在开头通过“每有西归客,谁无满袖诗”设定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表达了文人之间的情谊。诗中的“都忘将别意,竞媚向官资”则揭示了当时社会上人们为了追逐官职利益而忽视人情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警示意义。
接着,诗人借用“凭在屋头月,照君墙上旗”这一形象,表现出月光的清冷与孤独,暗示了离别时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不同山一定,更远更相随”则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执着,尽管相隔千里,彼此的情感依然不变,表现出深厚的情谊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既有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又流露出对官场世俗的无奈与批判,展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每有西归客,谁无满袖诗:
都忘将别意,竞媚向官资:
凭在屋头月,照君墙上旗:
不同山一定,更远更相随:
整首诗表达了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官场世俗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人情的追求,呼应了离别的主题。
这些意象互相交织,构成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送闾丘殿丞》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西归客”主要指什么?
“不同山一定,更远更相随”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