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3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37:28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在水边搭建茅屋,石头旁边,宁静的环境让我更加悠然自得地吟唱。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寒蝉的叫声减少,空荡荡的山中落叶深厚。高楼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远处的寺庙传来钟声,我在寻觅。昨夜收到江边僧人的信,约定来到这里休息心灵。
本诗中提到的“寒蝉”常用以表达孤独与寂寞的情感,而“远寺听钟”则可以引申为一种对宗教、超然境界的向往。诗中“昨得江僧信”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信任,江边的僧人可能象征着一种清净与智慧。
秘演,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出隐逸生活的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其诗作风格常以清新自然著称,注重意境的营造。
这首诗作于宋代,诗人可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烦恼和困扰后,选择隐居于山中,寻求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诗中描绘的环境与心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山中》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古诗,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宁静而闲适的心境。开篇“结茅临水石”,直接塑造了一个隐居的场景,茅屋与水石的结合,描绘出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接下来“淡寂益闲吟”,表现了诗人在此处的宁静与闲适,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这两句描绘了自然天气变化与环境的孤寂,久雨之后,寒蝉的叫声减少,落叶在深山中显得更加沉静,仿佛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此时的山中,似乎只剩下自然的声音,与世隔绝。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诗人描绘了高楼在月光下的美景,搭配远处寺庙的钟声,给人一种空灵而又清雅的感觉,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又透出一丝神秘。最后一句“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江边的僧人通过信件联系,给诗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期望在此处找到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平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对宁静、自然与内心平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人在哪里搭建了茅屋?
诗中提到的“寒蝉”象征什么?
诗人为何期待江僧的来访?
答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清幽,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山中》相比,王维更侧重于秋天的景象,而秘演则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心境描写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反映出宋代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