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6:38
黑风夜撼天柱折,万里飞尘九溟竭。
谁欲扶之两腕绝,英泪浪浪满襟血。
龙庭戈鋋烂如雪,孤臣生死早已决。
纲常万古悬日月,百年身世轻一发。
苦寒尚握苏武节,垂尽犹存杲卿舌。
膝不可下头可截,白日不照吾忠切。
哀鸿上诉天欲裂,一编千载虹光发。
书生倚剑歌激烈,万壑松声助幽咽。
世间泪洒儿女别,大丈夫心一寸铁。
在黑风呼啸的夜晚,天柱仿佛要被撼动,万里飞尘像是要把九天的水都卷干。
谁愿意在这绝望之际伸出援手呢?英雄的泪水如同潮水般,染满了衣襟。
龙庭的刀剑在寒光中闪闪发亮,孤独的臣子生死早已决断。
纲常的道理自古以来就如同日月悬挂,百年的人生只如一根轻飘的头发。
即使在寒冷中仍握着苏武的节操,直至生命尽头也依然保存着忠诚的言辞。
膝盖不可屈下,头颅可以割掉,白天的阳光无法照耀我的忠心。
哀鸿在空中悲鸣,似乎要撕裂天空,千载的编年史中,闪现出虹光。
书生手握宝剑,激昂地歌唱,万壑中的松声也轻声助唱。
人间的泪水洒落在儿女离别之际,而大丈夫的心却坚如铁石。
林景熙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忠诚与理想的坚持,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关注。
《读文山集》创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目睹了国家的沧桑与人心的变迁,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守与对忠诚的追求。
这首诗以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忠诚、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开头的“黑风夜撼”描绘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象征着世事的动荡不安。诗人用“万里飞尘九溟竭”来形容绝望之境,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厚重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对忠诚的无畏与坚定,诗人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姿态,不屈不挠。“纲常万古悬日月”强调了道德与理想的永恒,而“百年身世轻一发”则表现出对世俗荣华的淡薄,展现出大丈夫的高风亮节。
在情感的深处,诗人用“哀鸿上诉”描绘了离别的痛苦,似乎不仅是个人的悲伤,更是对整个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控诉。“书生倚剑歌激烈”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忠诚的呐喊,期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理想的深刻认识与执着追求,表达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中所承受的压力与责任感。
逐句解析:
整首诗歌以忠诚和理想为主题,诗人通过对社会动荡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的坚定信仰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对历史的思考,细腻地反映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和道德的坚守。
黑风夜撼天柱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希望
b) 绝望
c) 快乐
“苏武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权力
b) 忠诚
c) 富贵
诗中的“书生倚剑歌激烈”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消极
b) 激昂
c) 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