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5:34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树寒梅发两枝。
在寂静的夜晚,我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庭院里,月光微弱而柔和。只见一树寒梅盛开,竟然发出了两枝花朵。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常常与品格、气节联系在一起。寒梅尤其受到文人青睐,因为它在冬季寒风中傲然绽放,表现了不屈的精神。
作者介绍:陈复休,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出孤独、清冷的情感,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在唐代,文人对于梅花的喜爱已形成一种文化风尚,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高洁追求。
这首《句》以简练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诗人夜坐庭院,月光微弱,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寒梅的出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寒梅的开放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希望,尽管周围环境冷清,但梅花依然在寒冷中绽放,传达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人在感受到孤独的同时,也能领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丽。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典雅而含蓄的风格。
夜坐空庭月色微:诗人以“夜坐”开篇,直接引入夜晚的氛围,传达出一种孤独感。“空庭”更是强调了环境的冷清与寂寞,而“月色微”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柔和的光影,令人倍感宁静。
一树寒梅发两枝:转而描绘梅花,突显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唯一的生机。梅花的“发”字,传达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虽然环境冷酷,但梅花却在此时盛开,象征着坚韧与勇气。
整首诗表达了在孤独环境中对生命力量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寄托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人夜坐在哪里?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