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0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04:43
念奴娇 送秋
作者: 赵熙 〔清代〕
秋光告别,便晓钟交代,一杵新冬。
略似阳关三进酒,天涯寒士途穷。
萤火长门,蛛丝团扇,三十六离宫。
并无馀地,一声南雁愁中。
白帝归向何方,欲留不得,如梦杳无踪。
不信有情天不老,鍊成顽石鸿濛。
万念如潮,五更吹角,黄叶下西风。
河梁枕上,闻鸡漫蹴司空。
秋天的光景即将告别,晨钟敲响,仿佛预示着新冬的到来。
这情景就像阳关三叠的酒宴,远方的寒士,途途穷困。
萤火虫在长门外飞舞,蛛丝轻拂着团扇,三十六宫殿的离愁别绪。
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寄托情思,只有南雁在愁苦中鸣叫。
白帝城的归处在何方,想要停留却又无能为力,恍若梦境般虚无。
不相信有情的天会不老,炼成的顽石也会如同鸿雾般渺茫。
万千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清晨五更时分,角声吹响,黄叶在西风中飘落。
在河堤的枕上,听见鸡鸣声,渐渐远去。
作者介绍:赵熙,清代诗人,因其诗词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风貌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通常充满情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冬交替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刻体悟。
《念奴娇 送秋》是赵熙的一首佳作,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离愁别绪的深情。诗开篇即以“秋光告别”点明主题,时间的流逝使人感到惋惜。接下来的“晓钟交代”不仅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也寓意着新的季节即将来临,仿佛是对离别的催促。
通过“阳关三进酒”,诗人引入古代的离别场景,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紧接着,描写“萤火长门,蛛丝团扇,三十六离宫”,将诗人的思绪带入了一种孤独和愁苦的境地,令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内心的苦闷。
“白帝归向何方”一句,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而“不信有情天不老”则传递出诗人对于情感永恒的渴望和对现实无情的叹息。最后通过“万念如潮,五更吹角,黄叶下西风”的意象,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阳关三进酒”主要表达什么?
A. 离别情感
B. 友情
C. 故乡思念
“万念如潮”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平静
B. 焦虑
C. 喜悦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离愁
C.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