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冬夜山中

《冬夜山中》

时间: 2025-04-30 19:46:48

诗句

寒入雁声霜满地,香沈梅影月当崖。

独鹤归来童亦睡,微风簌簌落松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6:48

原文展示

冬夜山中
寒入雁声霜满地,
香沈梅影月当崖。
独鹤归来童亦睡,
微风簌簌落松钗。

白话文翻译

在严寒的夜晚,雁声传来,霜覆盖了大地;梅花的香气散发,影子映照在崖边。孤独的白鹤归来,孩子们也在沉睡;微风轻轻吹拂,松针在空中轻轻落下。

注释

字词注释

  1. 寒入:寒冷的气息渗入。
  2. 雁声:大雁的叫声。
  3. 霜满地:霜覆盖了整个地面。
  4. 香沈:香气弥漫。
  5. 梅影:梅花的影子。
  6. 月当崖:月光照在山崖上。
  7. 独鹤:孤独的白鹤。
  8. 童亦睡:孩子们也在睡觉。
  9. 簌簌:形容微风轻轻的声音。
  10. 松钗:松树的针。

典故解析
此诗未特别涉及广为流传的典故,但提到的“梅花”与“白鹤”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高洁和孤独,代表诗人对自然和心境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冬夜,诗人在山中静坐,感受自然的冷峻与宁静,借此抒发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冬夜山中》通过浓厚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冬日夜晚的静谧图景。诗的开头“寒入雁声霜满地”展现了寒冷的氛围,雁声在寂静的夜中显得尤为清晰,象征着孤独与远行。紧接着“香沈梅影月当崖”,梅花的香气与月光交织,带来一丝温暖与生机,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最后两句“独鹤归来童亦睡,微风簌簌落松钗”则描绘了归家的白鹤与安静的童子,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蕴含了诗人对世事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入雁声霜满地:寒意渗透,雁叫声清晰,地面上覆盖着霜。
  2. 香沈梅影月当崖:梅花的香气弥漫,影子映照在山崖上,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3. 独鹤归来童亦睡:孤独的白鹤归来,孩子们在安稳地睡觉,显示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
  4. 微风簌簌落松钗:微风轻轻吹动,松针轻轻落下,营造出静谧而自然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独鹤归来”与“童亦睡”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孤独与和谐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冬夜山中宁静、孤独的感受及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人追求的超然境界和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冷漠与孤独。
  2. 雁声:象征远行与思乡。
  3. 梅影:象征坚韧与纯洁。
  4. :象征明亮与希望。
  5. :象征高洁与孤独。
  6. :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7. :象征长青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入雁声霜满地”的意思是:
    A. 雁声在寒冷的冬天传来
    B. 雁声在温暖的春天传来
    C. 雁声在秋天传来

  2. 诗中“独鹤归来童亦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和谐
    C. 悲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冬夜的情景与思乡之情。
  • 王维的《鹿柴》:展现了山中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诗词对比
吴龙翰的《冬夜山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中宁静的生活状态,但吴诗更强调了冬季的冷寂与孤独,而王维则偏重秋天的温暖与丰盈。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但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其十 虞美人 虞美人 其二 春恨 虞美人 其二 虞美人 题龚纯甫参军缙熙夫人谢氏林风散朗小影 虞美人 重游三山感旧 虞美人(周园欲雪) 虞美人 其三 虞美人 长夏旅怀 虞美人 其二 暑中雨晴不定,闷人欲死,不得不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隋珠弹雀 能上能下 耳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降调 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泥涂曳尾 包含帻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数奇命蹇 韋字旁的字 包含唬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顽铁生光 壬夫 寻诵 出语成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