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4:27
读罢床头一卷易,
晚风冻尽铜壶滴。
起傍危阑啸一声,
月明何处人横笛。
我在床头读完了一卷《易经》,
晚风已经将铜壶的水冻尽,滴水声已经停止。
我站在危险的栏杆旁,发出一声长啸,
明亮的月光下,不知何处传来有人吹笛的声音。
《易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影响深远,象征着智慧和哲理。在诗中提到《易经》,表明作者在深思熟虑,借此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索。
作者介绍:吴龙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注重抒情与意境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冬夜,表现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独自思索的情景,反映了当时士人孤独的精神状态和对理想的追求。
《冬夜》是一首体现孤独和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夜的寒冷与静谧。首句“读罢床头一卷易”,引入了诗人的思考和内心世界,表明他在严寒的冬夜中仍然不忘研究经典,追求智慧。接着“晚风冻尽铜壶滴”,生动描绘了寒冷的环境,铜壶的滴水声在安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孤寂的氛围。第三句“起傍危阑啸一声”,表现了诗人面对孤独的宣泄,他在高高的栏杆旁发出一声啸叫,似乎是在对抗内心的孤寂。最后一句“月明何处人横笛”,则引发出一种对远方人的思念与向往,虽然身处寒冷的夜晚,但月光下的音乐依然传来,仿佛在唤醒诗人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环境描写与内心独白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在孤独中思考的深邃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展现了士人心中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孤独中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人在困境中对美好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经典是什么?
A. 《诗经》
B. 《易经》
C. 《论语》
诗人在哪个季节写下此诗?
A. 春季
B. 夏季
C. 冬季
诗人发出的啸声代表什么?
A. 欢笑
B. 孤独与宣泄
C.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龙翰的《冬夜》与李白的《静夜思》均展现了夜晚的寂静与思考,但《冬夜》更强调孤独的情感,而《静夜思》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