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当涂凌歊台

《登当涂凌歊台》

时间: 2025-07-31 19:25:24

诗句

高台突兀玉千寻,尚想当年翠辇临。

坐守夕阳移半塔,我吟未了让蝉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9:25:24

登当涂凌歊台

作者: 吴龙翰 〔宋代〕

原文展示:

高台突兀玉千寻,
尚想当年翠辇临。
坐守夕阳移半塔,
我吟未了让蝉吟。


白话文翻译:

这座高台巍峨耸立,仿佛有千寻之高,
我仍然想起当年那华丽的车辇曾在这里驻足。
我坐在这里守望着夕阳慢慢地移到半塔之上,
我还没有吟诵完毕,就让蝉声来接替我的吟唱。


注释:

  • 高台: 高大的台阶或平台,象征着地势的高耸。
  • 突兀: 突出、耸立的样子。
  • 玉千寻: 形容高台如玉般洁白,且极其高耸。
  • 翠辇: 指当年华丽的车辇,象征着荣华富贵的场景。
  • 夕阳: 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
  • 蝉吟: 蝉鸣,象征夏日的宁静与悠长。

典故解析:

“翠辇”可能指的是古代皇帝或贵族乘坐的华丽车辇,体现出历史的辉煌与个人的怀旧。诗中提到的“夕阳”常常与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相联系,而“蝉吟”则是夏季的象征,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是宋代的诗人,作品多以山水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当涂凌歊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光景的怀念,感叹时光流逝的情感。诗人在此地吟诵,试图与自然对话,寻找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登当涂凌歊台》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引人深思。诗的开篇便以“高台突兀玉千寻”引入,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壮观感觉,描绘了自然的雄伟与人类的渺小。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的辉煌,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特别是“尚想当年翠辇临”,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辉煌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坐守夕阳移半塔”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寓意着生命的流逝。此时的诗人,虽然吟诵未了,却让蝉声接替了自己的吟唱,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台突兀玉千寻: 描绘高台的壮丽,给人以极高的视觉冲击。
  • 尚想当年翠辇临: 通过回忆过去的辉煌,表现对历史的追思。
  • 坐守夕阳移半塔: 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夕阳的意象让人感到惆怅。
  • 我吟未了让蝉吟: 诗人将吟唱与自然的声音结合,体现出一种悠长的对话。

修辞手法:

  • 比喻: “高台突兀玉千寻”是对高台的生动比喻。
  • 拟人: “让蝉吟”,赋予蝉以人性,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 诗中“高台”与“夕阳”、 “翠辇”与“蝉吟”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台: 象征着人生的追求和理想的高度。
  • 夕阳: 代表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 : 夏天的象征,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翠辇”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华丽的车辇
    • C. 高耸的山峰
  2. “夕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新的开始
    • B. 生命的流逝
    •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人最后一句中,蝉声的作用是什么?

    • A. 增加诗的音韵
    • B. 代替诗人的吟唱
    • C. 代表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在杜甫的《登高》中,同样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表达,但杜甫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忧国忧民情怀,而吴龙翰则更倾向于对历史的追忆与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居怀古 题石桥 李伯纪丞相挽诗 再扈从游小山二首 其二 再扈从游小山二首 再扈从游小山二首 秋夕闲居对雨赠别卢七侍御坦 奉诚园闻笛 杏园渡 奉酬杨侍郎十兄见赠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外祖父 措置裕如 心字底的字 隆礼 前尘影事 漂染 鸦开头的成语 恨入心髓 蜗行牛步 毋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闪盘 焚骨 刀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碌碌终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