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9:2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9:25:24
作者: 吴龙翰 〔宋代〕
高台突兀玉千寻,
尚想当年翠辇临。
坐守夕阳移半塔,
我吟未了让蝉吟。
这座高台巍峨耸立,仿佛有千寻之高,
我仍然想起当年那华丽的车辇曾在这里驻足。
我坐在这里守望着夕阳慢慢地移到半塔之上,
我还没有吟诵完毕,就让蝉声来接替我的吟唱。
“翠辇”可能指的是古代皇帝或贵族乘坐的华丽车辇,体现出历史的辉煌与个人的怀旧。诗中提到的“夕阳”常常与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相联系,而“蝉吟”则是夏季的象征,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作者介绍: 吴龙翰是宋代的诗人,作品多以山水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当涂凌歊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光景的怀念,感叹时光流逝的情感。诗人在此地吟诵,试图与自然对话,寻找心灵的宁静。
《登当涂凌歊台》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引人深思。诗的开篇便以“高台突兀玉千寻”引入,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壮观感觉,描绘了自然的雄伟与人类的渺小。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的辉煌,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特别是“尚想当年翠辇临”,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辉煌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坐守夕阳移半塔”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寓意着生命的流逝。此时的诗人,虽然吟诵未了,却让蝉声接替了自己的吟唱,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辇”指的是什么?
“夕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最后一句中,蝉声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