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9:14
昭靖当年自请缨,纳麟七站出奇兵。
依稀瘿嗉成禽处,伟绩千秋说沐英。
在昭靖年间,他自己主动请缨(请求出征),在七站之地接纳了麟(神兽),出奇制胜。
依稀记得那瘿嗉(肿瘤)的地方如今已成了鸟类栖息的地方,伟大的成就千秋万代都在赞颂沐英(沐英是指那些有丰功伟绩的人)。
李殿图(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而受到关注。他的诗文风格稳重,常带有历史的厚重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
《番行杂咏》成诗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事频繁之际。李殿图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壮志未酬的惋惜。
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英雄豪杰的风采。开头两句提到昭靖的自请出征,表明了他勇于担当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历史上是值得称颂的,正如诗中所提到的“奇兵”,寓意着在困难情境中寻找机会,出奇制胜。
接下来的两句则用“依稀瘿嗉”来表达对过往的追忆,瘿嗉的地方如今成了鸟类栖息的乐土,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生命的延续。李殿图在这里巧妙地运用意象,将历史的悲壮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伟绩千秋”的思想,彰显了英雄事迹的永恒价值。诗人在这段历史的沉淀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活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现了对英雄精神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弘扬了勇于担当与追求卓越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麟”象征什么?
“伟绩千秋”中的“千秋”指的是什么?
“昭靖”在诗中指的是哪个时代的皇帝?
答案:
将李殿图的《番行杂咏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但李殿图更侧重于个人英雄事迹的赞美,而杜甫则强调了整体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