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诗送元晦尊兄

《诗送元晦尊兄》

时间: 2025-05-07 11:50:55

诗句

君侯起南服,豪气盖九州。

顷登文石陛,忠言动宸旒。

坐令声利场,缩颈仍包羞。

却来卧衡门,无愧知日休。

尽收湖海气,仰希洙泗游。

不远关山阻,为我再月留。

遗经得紬绎,心事两绸缪。

超然会太极,眼底无全牛。

惟兹断金友,出处宁殊谋。

南山对床语,匪为林壑幽。

白云政在望,归袂风飕飀。

朝来出别语,已抱离索忧。

妙质贵强矫,精微更穷搜。

毫厘有弗察,体用岂周流。

驱车万里道,中途可停辀。

勉哉共无斁,邈矣追前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50:55

原文展示:

君侯起南服,豪气盖九州。顷登文石陛,忠言动宸旒。坐令声利场,缩颈仍包羞。却来卧衡门,无愧知日休。尽收湖海气,仰希洙泗游。不远关山阻,为我再月留。遗经得紬绎,心事两绸缪。超然会太极,眼底无全牛。惟兹断金友,出处宁殊谋。南山对床语,匪为林壑幽。白云政在望,归袂风飕飀。朝来出别语,已抱离索忧。妙质贵强矫,精微更穷搜。毫厘有弗察,体用岂周流。驱车万里道,中途可停辀。勉哉共无斁,邈矣追前修。

白话文翻译:

您从南方崛起,豪气覆盖九州。不久前登上文石台阶,忠言震动皇帝。使得名利场中的人们,缩颈仍感羞愧。回来卧于衡门,无愧于日子的安宁。完全收敛了湖海的气概,仰望洙泗的游历。不远千里,关山阻隔,为我停留了两个月。遗留下来的经典得以细致研究,心事与经典相互交织。超然地领悟太极,眼中无全牛。唯有这位断金之友,出仕与隐居的谋划并不相同。在南山下对床交谈,并非为了林壑的幽静。白云正在眼前,归去的衣袖随风飘动。早晨说出别离的话,已经怀抱离别的忧愁。美妙的品质贵在坚强矫健,精微之处更需深入探索。毫厘之间若有未察,体用岂能周全流动。驱车行万里路,中途或许可以停歇。努力不懈,共同追求无厌,遥远地追随前贤。

注释:

  • 君侯:对对方的尊称。
  • 南服:指南方的地区。
  • 文石陛:指朝廷的台阶,用文石铺成,象征朝廷的庄严。
  • 宸旒:皇帝的冠冕,代指皇帝。
  • 声利场:指追逐名利的地方。
  • 衡门:简陋的门,指隐居的地方。
  • 湖海气:指豪迈的气概。
  • 洙泗:指古代的洙水和泗水,代指学问的源泉。
  • 紬绎:细致地研究。
  • 绸缪:紧密地交织。
  • 太极:指宇宙的根本原理。
  • 断金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南山:指隐居的地方。
  • 白云:象征隐逸的生活。
  • 离索:离别的忧愁。
  • 强矫:坚强矫健。
  • 穷搜:深入探索。
  • 周流:周全流动。
  • 无斁:不懈怠。
  • 前修:前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送给朱熹(字元晦)的,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两人志同道合,常有书信往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朱熹的敬佩和对其学问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追求的坚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朱熹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友情的双重追求。诗中“君侯起南服,豪气盖九州”描绘了朱熹的豪迈气概,而“尽收湖海气,仰希洙泗游”则表达了作者对朱熹学问的敬佩。诗中的“南山对床语,匪为林壑幽”和“白云政在望,归袂风飕飀”则描绘了两人相聚的情景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追求的坚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侯起南服,豪气盖九州:赞美朱熹从南方崛起,豪气覆盖九州。
  2. 顷登文石陛,忠言动宸旒:不久前登上朝廷的台阶,忠言震动皇帝。
  3. 坐令声利场,缩颈仍包羞:使得名利场中的人们,缩颈仍感羞愧。
  4. 却来卧衡门,无愧知日休:回来卧于简陋的门,无愧于日子的安宁。
  5. 尽收湖海气,仰希洙泗游:完全收敛了豪迈的气概,仰望学问的源泉。
  6. 不远关山阻,为我再月留:不远千里,关山阻隔,为我停留了两个月。
  7. 遗经得紬绎,心事两绸缪:遗留下来的经典得以细致研究,心事与经典相互交织。
  8. 超然会太极,眼底无全牛:超然地领悟宇宙的根本原理,眼中无全牛。
  9. 惟兹断金友,出处宁殊谋:唯有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出仕与隐居的谋划并不相同。
  10. 南山对床语,匪为林壑幽:在南山下对床交谈,并非为了林壑的幽静。
  11. 白云政在望,归袂风飕飀:白云正在眼前,归去的衣袖随风飘动。
  12. 朝来出别语,已抱离索忧:早晨说出别离的话,已经怀抱离别的忧愁。
  13. 妙质贵强矫,精微更穷搜:美妙的品质贵在坚强矫健,精微之处更需深入探索。
  14. 毫厘有弗察,体用岂周流:毫厘之间若有未察,体用岂能周全流动。
  15. 驱车万里道,中途可停辀:驱车行万里路,中途或许可以停歇。
  16. 勉哉共无斁,邈矣追前修:努力不懈,共同追求无厌,遥远地追随前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豪气盖九州”比喻朱熹的豪迈气概覆盖九州。
  • 拟人:如“忠言动宸旒”拟人化地描述忠言震动皇帝。
  • 对仗:如“南山对床语,匪为林壑幽”对仗工整,表达了两人相聚的情景。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赞美朱熹的豪迈气概和学问,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追求的坚定。诗中通过对朱熹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友情的双重追求,体现了理学家对学问和友情的重视。

意象分析:

  • 豪气:象征朱熹的豪迈气概。
  • 文石陛:象征朝廷的庄严。
  • 衡门:象征隐居的地方。
  • 湖海气:象征豪迈的气概。
  • 洙泗:象征学问的源泉。
  • 太极:象征宇宙的根本原理。
  • 南山:象征隐居的地方。
  • 白云:象征隐逸的生活。
  • 离索:象征离别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侯起南服”指的是谁? A. 张栻 B. 朱熹 C. 吕祖谦 D. 其他

  2. “尽收湖海气,仰希洙泗游”中的“洙泗”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洙水和泗水 B. 古代的学问源泉 C. 古代的隐居地 D. 古代的朝廷

  3. 诗中“南山对床语,匪为林壑幽”表达了什么? A. 对林壑的喜爱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学问的追求 D. 对隐居的向往

答案:

  1. B. 朱熹
  2. B. 古代的学问源泉
  3. B. 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朱熹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 张栻的《寄朱晦庵》:表达了张栻对朱熹的敬佩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对比:

  • 朱熹的《观书有感》与张栻的《诗送元晦尊兄》: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但朱熹的诗更注重对学问的追求,而张栻的诗更注重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和朱熹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两位诗人的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分宜县呈石子和知县 秋兴有感 京口喜雨楼落成呈史固叔侍郎 送季明府赴太平粹 寄上赵南仲枢密 归后遣书问讯李敷文 登楼绝句和者甚多又从而用韵择其可录者录之 道乡台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寄兴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交坠 玄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柔条 包含髡的词语有哪些 冷字 韦字旁的字 软壳鸡蛋 卤字旁的字 效命疆场 猿悲鹤怨 朝生暮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赏的成语 风字旁的字 两相情愿 指挥棒 桃李之教 包含允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