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8:11
一枝春·岱麓访碑图,孝涛索题
作者: 吴庆焘 〔近代〕
纪号东封,问消沈记载,别风淮雨。
新图乍展,倦眼豁开烟雾。
池临玉女。指秦篆石函深处。
应胜似衡鹿岣嵝,破荒妄谈神禹。
嗟予昔逢岁莫。
竟匆匆策马三番虚度。
徘徊阙里,一到东山小鲁。
持将礼器,较奇福总将君妒。
千八百妙迹谁存,尚烦细数。
我在东封的碑文上寻觅往事,试图问询那些消逝的记载,告别这里的风雨。新的图画刚刚展开,疲惫的眼睛在烟雾中豁然开朗。
池水边映照着美丽的玉女,指向深埋着秦篆的石函。
这情景应当胜过衡山的鹿鸣,打破那荒唐的谈论神禹的传说。
唉,我曾在岁月中遇到的种种,竟匆匆骑马三次虚度光阴。
我徘徊在阙门之内,一到东山的小鲁,
手持礼器,比较奇异的福气总让你妒忌。
那些千百年来的奇妙迹象,谁又能记得,仍然需要细细去数。
作者介绍:吴庆焘,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以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吴庆焘访碑图时,表达了他对历史的追溯与对文化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个人境遇的反思。
吴庆焘的《一枝春·岱麓访碑图,孝涛索题》是一首富有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作品。全诗通过对东封碑文的探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历史的沉思。诗中,诗人以新图乍展、倦眼豁开烟雾的意象,表现出在繁忙的生活中,偶尔停下脚步,重新审视历史的必要。
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诸如“玉女”、“秦篆石函”等,勾勒出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厚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曾多次虚度光阴,徘徊于阙里,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自省。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通过对古代历史的探讨,诗人引发了对现代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逐句解析:
纪号东封,问消沈记载,别风淮雨。
新图乍展,倦眼豁开烟雾。
池临玉女。指秦篆石函深处。
应胜似衡鹿岣嵝,破荒妄谈神禹。
嗟予昔逢岁莫。
竟匆匆策马三番虚度。
徘徊阙里,一到东山小鲁。
持将礼器,较奇福总将君妒。
千八百妙迹谁存,尚烦细数。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倦眼豁开烟雾”一语,生动地描绘出眼前景象的清晰与明亮。此外,意象的交融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历史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思考展开,表达了对逝去光阴的无奈与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追忆
B. 对历史的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生活的感慨
“倦眼豁开烟雾”中的“烟雾”主要指什么?
A. 迷茫的生活
B. 自然景象
C. 情感的困扰
D. 历史的迷雾
诗中提到的“玉女”最有可能象征什么?
A. 美丽与纯洁
B. 哲学思想
C. 历史人物
D. 自然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