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露华 玉簪

《露华 玉簪》

时间: 2025-05-07 18:20:54

诗句

瀛洲种玉。

总付与花神,月底深*。

琢就瑶笄,光映鬓云斜叠。

几度借取搔头,别试汉宫妆束。

风露冷,幽香半襟,淡伫阑曲。

亭亭雪艳愁独。

爱粉沁冰*,须*金粟。

石上那回磨断,争忍轻触。

一自楚客归来,珠履旧游谁续。

秋梦起,残妆半簪坠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0:54

原文展示:

露华 玉簪

瀛洲种玉。总付与花神,月底深。
琢就瑶笄,光映鬓云斜叠。
几度借取搔头,别试汉宫妆束。
风露冷,幽香半襟,淡伫阑曲。
亭亭雪艳愁独。爱粉沁冰,须金粟。
石上那回磨断,争忍轻触。
一自楚客归来,珠履旧游谁续。
秋梦起,残妆半簪坠绿。

白话文翻译:

在瀛洲上种植玉石,全都奉给花神,深秋的月色照耀。
雕刻成瑶簪,光辉映照在鬓发上,斜叠如云。
几次借来梳头,试着模仿汉宫的妆束。
风露凉爽,幽香飘散在衣襟,淡淡地倚靠在栏杆上。
亭亭玉立,雪白的花朵令人愁苦。爱那沁入心扉的粉色,须得用金色的粟米。
那次在石上磨断,怎么忍心轻触。
自从楚客归来,谁能续写珠履旧游?
秋梦浮起,残妆半簪坠落绿意。

注释:

  •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美好与梦幻。
  • 花神:古代传说中掌管花卉的神灵。
  • 瑶笄:用美玉雕刻而成的发簪。
  • 汉宫妆束:指汉代贵妇人的妆容和衣着。
  • 幽香:淡淡的香气,具有吸引力。
  • 亭亭:形容姿态的美好,通常指花木的高洁。
  • 楚客:指来自楚地的人,常用来指代才子或游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诗歌写于元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多追求个人情感的抒发,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露华 玉簪》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美好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玉”与“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几句提到“瀛洲种玉”,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仙境般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感受着美丽与宁静。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不失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妆容与心情,特别是“几度借取搔头,别试汉宫妆束”,展现了女子对美的追求,以及那种因妆容而起的自信与忧愁。

诗中“亭亭雪艳愁独”的描写,极具画面感,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愁苦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美丽背后的无奈。最后的“秋梦起,残妆半簪坠绿”则是诗人对过往的一种追忆与感伤,令人遐想,仿佛看到那半残的妆容和随风而逝的青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瀛洲种玉”:引入传说中的美好境地。
  • “总付与花神,月底深”:暗示美丽与神秘的结合,时间的流逝。
  • “琢就瑶笄,光映鬓云斜叠”:表现女子的美丽,发饰的光辉。
  • “几度借取搔头,别试汉宫妆束”:追求美丽的过程以及对过去的怀念。
  • “风露冷,幽香半襟,淡伫阑曲”:描绘清秋的凉意与香气,营造出静谧的气氛。
  • “亭亭雪艳愁独”:象征女子的孤独之美。
  • “爱粉沁冰,须金粟”:对美的追求与珍惜。
  • “石上那回磨断,争忍轻触”:对往昔的回忆充满不舍。
  • “一自楚客归来,珠履旧游谁续”:感叹时光流逝,游子归来无处寄情。
  • “秋梦起,残妆半簪坠绿”: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亭亭雪艳”,将女子比作雪花,增强了美的形象。
  • 拟人:如“风露冷”,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美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爱情以及美好记忆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瀛洲:象征理想化的境地与美好回忆。
  • :代表着纯洁、高贵与美丽。
  • 花神:寓意灵性与美的追求。
  • 瑶笄:象征女子的美丽与风华。
  • 秋梦:暗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瀛洲”象征什么?

    • A. 现实中的地方
    • B. 梦幻与理想
    • C. 历史事件
  2. “亭亭雪艳愁独”中的“雪艳”形容的是?

    • A. 颜色
    • B. 美丽与孤独
    • C. 花的香气
  3. 诗中提到的“楚客”指的是?

    • A. 一个具体的人
    • B. 归来的游子
    • C. 美丽的女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对月亮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翥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但张翥更侧重于外在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描绘了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姚开府山池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① 西山寻辛谔 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 宴张别驾新斋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一题作裴司士见访) 齿坐呈山南诸隐 采樵作 登万岁楼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错落有致 工字旁的字 嵌字格 锋发韵流 包含嫁的成语 出人口,入人耳 次圣 音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关门捉贼 块然独处 龝字旁的字 幽晦 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休歇 票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