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9:32
一枝春
秋尽湖山,莽西风冷却西台烟树。
诗心易杳,似被断鸿留住。
吟坛试手,算惟有月泉千古。
犹喜见江左衣冠,掩映画楼深处。
闲寻倚声家数。
甚张王去后,都无新谱。
筝琶沸耳,散入隔墙歌舞。
危弦自袅,忍重话百年南渡。
偏又向席上分题,细弹碎羽。
全诗翻译
秋天已经过去,湖山之间的西风让西台的烟树变得冷清。
我的诗情容易消散,仿佛被断翅的鸿雁所留住。
在吟诵的坛子里试着写作,算起来只有月泉的诗篇流传千古。
我仍然喜欢看到江左的衣冠,在画楼深处被掩映。
闲暇时寻找声韵的家数。
自从张、王他们离去后,就没有新的曲谱了。
筝声和琶声在耳边沸腾,散入隔壁的歌舞中。
细长的琴弦轻轻摇曳,忍不住重提那百年南渡的往事。
偏偏在席上又分开了话题,细心地弹奏着碎羽的旋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傅子余,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风格多变,常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之际,诗人通过回忆历史与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一枝春》在结构上采用了八句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秋冬季节的思索与对往事的追忆。开篇以“秋尽湖山”引入,描绘出一幅冷清的秋景,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诗心易杳”表达了自己在创作中的困境,仿佛被断鸿留住,无法自由飞翔。这种孤独感在古诗中常见,体现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中常常感受到的无奈与沉重。
随后,诗人提到了“月泉千古”,这不仅是对古代诗篇的赞美,也是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我反思。在“犹喜见江左衣冠”一句中,诗人表现出对昔日文人雅士的怀念,这种情感渗透在整首诗中,使得作品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历史人文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偏又向席上分题,细弹碎羽”则展现了诗人对交流的渴望和对往昔诗歌的追求,似乎在呼唤着一种重新连接的可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交织,展现出诗人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当下的感慨,体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的交融,反映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左衣冠”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文人?
A. 江南
B. 江左
C. 江北
D. 江东
“诗心易杳”的意思是:
A. 诗心容易消失
B. 诗心如梦
C. 诗心如水
D. 诗心如花
诗中提到的“百年南渡”主要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南朝
D. 明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一枝春》与《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到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融合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哲理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