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4:15
原文展示:
采桑子 其四 俞樾 〔清代〕 兰因絮果更番换,愁是春人。悲是秋人。一样襟怀两样人。烟蓑雨笠寻常好,瘦是山人。寒是津人。两样生涯一样人。
白话文翻译:
兰花与柳絮的因果循环不断变换,春天的忧愁属于春人。秋天的悲伤属于秋人。同样的情怀却有不同的人。烟雨中的蓑衣和斗笠平常很好,山人的瘦弱。寒冷属于渡口的人。两种不同的生活却有同样的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清代文学家、教育家。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通过对不同季节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人生多变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有感慨。俞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不同人生阶段的理解和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兰因絮果”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引出了人生境遇的变幻无常。诗中“愁是春人,悲是秋人”一句,巧妙地将情感与季节相联系,表达了不同季节带给人的不同情感体验。后文“烟蓑雨笠寻常好,瘦是山人,寒是津人”则通过对山野和渡口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传达了对人生多变和境遇不同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人生多变和境遇不同的感慨。诗中通过对不同季节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状态,传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兰因絮果”比喻什么? A. 事物的因果循环 B. 春天的忧愁 C. 秋天的悲伤 D. 山野生活 答案:A
诗中“愁是春人,悲是秋人”表达了什么? A. 不同季节带给人的不同情感体验 B. 山野生活的艰苦 C. 渡口生活的寒冷 D. 人生境遇的变幻无常 答案:A
诗中“烟蓑雨笠寻常好”形容的是什么? A. 山野生活 B. 渡口生活 C. 春天的忧愁 D. 秋天的悲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