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2:19
分将禅舍作书巢,补葺何妨自剪茅。
客病最宜亲梵夹,家贫只合荐山肴。
恰逢花尽荷擎蕊,正苦林疏笋放梢。
长吏任教征税遍,传呼应不到荒郊。
将禅房改造成书房,修缮屋顶自剪杂草也无妨。
客人病了,最适合我亲自制作梵夹,
家境贫困,只能吃些山间的野菜。
正好遇到花谢荷花傍着蕊,
偏偏竹林稀疏,笋尚未发芽。
官吏任意征税,到处都是,
但传呼的声音却在荒郊应不见人影。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诗中提到的“禅”与“梵夹”暗示了诗人的修身养性与清净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文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侯文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夏季,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自我处境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对官场的无奈。
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展现了诗人在苦闷与闲适之间的摇摆。开篇以“分将禅舍作书巢”引入,既表明了居所的简朴,也暗示了诗人对修身养性的重视。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朋友生病时的关切与自责,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温情与善良。
诗中“家贫只合荐山肴”一语,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接受与坦然,尽管生活清贫,但依然能够欣然自得。后半部分的“长吏任教征税遍”则显现出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反思,虽然官吏们忙于征税,但在荒郊野外却无人在意。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讽刺,更显露出他对自然与人情的向往。
整首诗节奏舒缓,意象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色与社会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显示了侯文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诗歌技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倡导一种回归自然与内心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梵夹”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