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2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26:46
我居元首间,分并日月光。
左右各照曜,盲一岂相妨。
尚恐有所翳,独见不能强。
嗟尔手与足,何为欲竞伤。
捉驰自有职,勿使心悲凉。
我身处于事物的最上层,光明与黑暗在此交错。
左右相互照耀,盲目的人难道会相互妨碍吗?
我还担心有遮挡的东西,孤独的视野无法强求。
可怜你这双手与双脚,为什么要彼此竞争伤害?
奔跑本有各自的职责,别让内心感到悲凉。
梅尧臣(1002-1060),字德润,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体诗。他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同时又融入了个人的思考和感受。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时事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拟陶体三首》是梅尧臣在创作中试图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纷扰的超脱。此诗写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此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而自然,充满了哲理思考和人生态度。诗人通过“我居元首间”引入,展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不同于陶渊明的隐逸,更多的是对世事的观察与思考。在对光明与黑暗的描绘中,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左右光明的照耀,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处于对立的状态,然而盲目却不会互相妨碍,反而是相互独立的存在。接下来的“尚恐有所翳”,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虽然身处光明之中,但仍然感到不安。
诗中“嗟尔手与足,何为欲竞伤”表达了对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反而互相伤害的无奈与惋惜。诗人提醒我们,奔跑和追逐各有其职责,不应让心灵感到悲凉。这种哲理的思考不仅是对个人的反思,也是一种对社会的警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理智。诗人用哲理的方式提醒人们要珍惜彼此,避免因竞争而造成的伤害。
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涉及到人生哲学。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诗中“我居元首间”意指什么?
A. 诗人身处高位
B. 诗人居住在乡间
C. 诗人身处黑暗
“嗟尔手与足,何为欲竞伤”的意思是?
A. 手和脚要合作
B. 手和脚相互争斗
C. 手和脚无关紧要
诗中提到的“盲一岂相妨”表达了什么观点?
A. 盲目的人会互相妨碍
B. 盲目并不会影响他人
C. 盲目不是问题
梅尧臣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饮酒》系列相比,前者更多地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内心的平和,而后者则着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个人隐逸的生活方式。这种对比反映了两位诗人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