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时间: 2025-05-06 18:51:16

诗句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1:16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原文展示: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白话文翻译:

在楚地的湿泽中,兰花的品种多得令人难以分辨,大家都只用它的清香来作比较。
萧萧的茅草和杜若花也无法区分,唯有那芬芳的气息轻轻地袭来,让衣衫倍感美丽。

注释:

  • 楚泽:指楚国的湿地,兰花生长的地方。
  • :特指兰花,象征着高洁和清香。
  • 杜若:一种香草,常与兰花相提并论。
  • 萧茅:指茅草,形容环境的清幽。
  • 芳声:这里指香气,带有诗意的表达。

典故解析:

兰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优雅。诗中提到的楚泽,给人以自然清新的感觉,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松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任职于石昌言官舍之际,反映了他在官场中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运用了细腻的意象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兰花在楚泽湿地中生长的美丽景象。通过对兰花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隐含了对品格高洁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清香”与“芳声”,不仅是对兰花和杜若的赞美,更是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情操。这样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升华,表现出梅尧臣对心灵净化与自然和谐的追求。整首诗在清新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楚泽多兰人未辩:楚地湿地中兰花种类繁多,难以分辨。
    • 尽以清香为比拟:人们用兰花的清香来相互比较。
    • 萧茅杜若亦莫分:茅草和杜若的香味也难以区分。
    • 唯取芳声袭衣美:唯有那清香轻轻拂过衣衫,使人感到愉悦。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清香”来比喻兰花的本质。
    • 对仗:诗中“楚泽—萧茅”和“多兰—杜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兰花的清香,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清雅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与优雅,代表着诗人追求的品德。
  • 楚泽:自然环境的呈现,隐喻着诗人心灵的栖居之地。
  • 芳声:不仅是香气的描绘,更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泽”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诗中“芳声”指的是什么? A. 声音
    B. 香气
    C. 风声
    D. 水声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描写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 《静夜思》李白: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摹。

诗词对比

  • 例如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梅尧臣的诗更注重对兰花的细致描写,而陶渊明则更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梅尧臣作品的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对兰花意象的讨论和评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端午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 蝶恋花·暖发黄宫和气软 蝶恋花 其五 蝶恋花·关淩云纳姬予投贺诗因命姬出拜复赠此词 蝶恋花 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盆缻 车字旁的字 鸡声断爱 巛字旁的字 快志 鞠躬尽力 百尺竿头 川字旁的字 秀开头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旦旦信誓 假五百 立字旁的字 挠曲枉直 爱才如渴 葵倾向日 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