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3:51
春晚即事四首 其三
作者:陆游
渔村樵市过残春,
八十三年老病身。
残虏游魂苗渴雨,
杜门忧国复忧民。
全诗翻译:
在渔村和樵市中走过已逝的春天,
我已八十三岁,身体虚弱多病。
残余的敌人游荡在心头,像是干枯的苗渴望着雨水,
我闭门不出,忧虑国家,又忧虑百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因其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诗歌创作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理想、国家命运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侵扰,作者在经历了长久的战乱与个人的衰老后,心中充满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陆游的《春晚即事四首》其三,展现了他在晚年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忧虑。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渔村樵市过残春”,传达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同时也隐喻了自己年华已逝、健康日渐衰弱的现实。他的身体已然老迈,但精神上却始终未曾放弃对国家的关心。
“残虏游魂苗渴雨”,这句中的“残虏”代表着国家存续的威胁,而“游魂”则是对敌人游荡的无力感的写照,表现出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中的意象鲜明,构建了一个蕴含历史苦难与个人感伤的画面。同时,杜门不出,既是对外界局势的无奈,也是对自身身心疲惫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老人的孤独与无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我的剖析,也有对国家命运的警醒,体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悲悯情怀。在这短短的几句中,浓缩了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苦楚,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衰老与国家的危机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沉重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残春”指的是什么?
“杜门”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残虏”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