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1:32
拔宅翛然上碧虚,
神僊岂亦爱吾庐?
重门不改云山色,
古殿犹存劫火余。
翠木萧森高蔽日,
黄冠贫窭自畦蔬。
残年安得长来此,
一碗松肪读隐书。
我拔宅而隐居于青碧的天空,
神仙难道也会喜爱我的居所?
重重的门扉依旧不改那云山的颜色,
古老的殿宇仍残存着劫火后的余烬。
翠绿的树林高耸入云,遮蔽了阳光,
穿着黄冠的我,生活清贫,只能种些蔬菜。
在我残年之际,怎能长久留在此处,
只求一碗松脂,静心读书。
“黄僊”一词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诗中提到“黄冠”则暗示了作者的道教情结与隐逸追求。古殿的存在与劫火的余烬,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诗人对过往的追思。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与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诗风豪放,常以爱国情怀、个人遭遇为题材,作品数量庞大,风格多样。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时局动荡,陆游对战争的反思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陆游的这首《宿黄僊观》通过描绘隐居的生活,体现了他对战乱的深刻思考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拔宅翛然上碧虚”来展示一种超脱的态度,似乎在强调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已然归于自然。接着,诗人以“重门不改云山色”表明自己的居所依然如昔,岁月的流逝没有改变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古殿犹存劫火余”一句,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劫难,古殿的残存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诗中“翠木萧森高蔽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表达了隐者的清幽与超脱。
最后两句“残年安得长来此,一碗松肪读隐书”,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陆游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索。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知识和内心宁静的渴望,体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碧虚”指的是什么?
A. 青碧的天空
B. 绿树成荫
C. 黄土高坡
答案:A
“古殿犹存劫火余”中的“劫火”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灾害
B. 战争与灾难
C. 火灾
答案:B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B
陆游的隐逸与王维的山水诗风相似,都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现实的逃避。然而,陆游的诗中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感慨,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