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重山·失笑迷阴化不来

《小重山·失笑迷阴化不来》

时间: 2025-05-10 07:41:39

诗句

失笑迷阴化不来。

愚玩心锁硬,怎生开。

直饶富贵没殃灾。

天年限,终久落轮回。

鬼使早相催。

儿孙难替得,有何推。

恁时悔恨哭声哀。

方知道,学道是仙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1:39

诗词名称: 小重山·失笑迷阴化不来

作者: 王哲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失笑迷阴化不来。愚玩心锁硬,怎生开。直饶富贵没殃灾。天年限,终久落轮回。鬼使早相催。儿孙难替得,有何推。恁时悔恨哭声哀。方知道,学道是仙材。


白话文翻译:

失去了笑容,被阴霾所迷,无法化解。愚弄自己的心锁如此坚硬,怎么能打开呢?即使富贵荣华也难逃灾祸。人的一生有限,终究会陷入轮回。鬼神早已催促,儿孙也无法替代,究竟有什么可推诿的呢?此时悔恨的哭声悲哀,才明白修道才是成仙的根本。


注释:

  • 失笑:失去笑容。
  • 迷阴:迷失在阴霾之中。
  • 化不来:无法化解,无法摆脱。
  • 愚玩:愚弄,玩弄。
  • 心锁:指心中阻碍,难以打开的心结。
  • 落轮回:陷入轮回,表示人生的无常与循环。
  • 鬼使:指鬼神的催促,代表生死的无常。
  • 儿孙难替得:子孙无法替代自己,强调每个人只能自负其责。
  • 学道是仙材:修道是成仙的根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信息不多,主要活跃于元代。其诗风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修道的向往,语言凝练而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哲对人生苦短、轮回无常的思考之时,表达了对世俗荣华的无奈与对修道追求的渴望。在元代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都面临着人生的困惑与选择,王哲的诗正是此类心境的反映。


诗歌鉴赏:

《小重山·失笑迷阴化不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道理的追求。诗中“失笑迷阴化不来”开篇即点明了心境的阴郁与困惑,仿佛在说人生的烦恼与困惑如同阴霾,令人无法自拔。接下来,诗人以“愚玩心锁硬,怎生开”自问自答,表现出对内心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直饶富贵没殃灾”一语道出,即使拥有财富与地位,也难以逃避命运的无常,体现了对世俗成功的怀疑与反思。随后的“天年限,终久落轮回”则引申出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强调人无法掌控自身的命运。

全诗在结尾时回归到内心的悔恨与对修道的追求,以“方知道,学道是仙材”总结,表现出一种哲学的升华。这种对道的追求不仅是对个人灵魂的救赎,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失笑迷阴化不来:失去了笑容,被阴暗的情绪迷住,无法摆脱。
  2. 愚玩心锁硬,怎生开:心中的枷锁如铁般坚硬,如何才能解开?
  3. 直饶富贵没殃灾:即使拥有富贵,也难以逃避灾难。
  4. 天年限,终久落轮回:人的生命有限,最终都要陷入轮回。
  5. 鬼使早相催:鬼神早已催促,暗示生命的短暂。
  6. 儿孙难替得,有何推:儿女无法替代自己,不能推诿责任。
  7. 恁时悔恨哭声哀:在此时才感受到悔恨,哭声悲哀。
  8. 方知道,学道是仙材:这才明白修道才是成仙的根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锁”比作难以打开的枷锁,生动刻画内心的痛苦。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如“失笑迷阴”和“愚玩心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如“天年限,终久落轮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思考与修道的追求,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达了对内心解脱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沉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霾:象征心情的阴暗与困扰。
  • 心锁:内心的困境与无法解开的心结。
  • 富贵:世俗的成功与荣华。
  • 轮回: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心锁”主要指什么?

    • A. 财富
    • B. 内心的困扰
    • C. 人际关系
    • D. 生活的乐趣
  2. 诗中“天年限,终久落轮回”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生命的无限
    • B. 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C. 生活的乐趣
    • D. 家庭的重要性
  3. 诗中提到的“学道是仙材”意味着什么?

    • A. 道教思想
    • B. 追求财富
    • C. 追求名利
    • D. 追求世俗成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诗作,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体现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哲 vs. 杜甫:王哲的《小重山》与杜甫的《登高》,二者均对人生的无常有深刻的思考,但王哲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修道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加强调社会的动荡与人生的苦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王哲研究》

相关查询

满江红 蟂矶怀古 满江红 秋杪忆其年客中州 满江红 满江红 满江红 金台怀古 满江红•己丑立秋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九 中秋 满江红 社集又赋红白菊 满江红·眼底交游 满江红 其十 沈绎堂陆处实宋既庭御之同集尤悔庵看云草堂元韵次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烛照数计 彐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杂博 昼开头的成语 伏尸流血 业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原唱 投置闲散 赞公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秃宝盖的字 主心骨 重新做人 气压山河 包含荆的成语 偶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