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3:06
杏火无烟烧断肠。织成春恨切,柳丝长。当时谁是种花郎。却不教,柳近杏花傍。柳道不须忙。春深须是有,絮飞扬。等闲扑着杏腮香。恁时节,选甚隔池塘。
杏花的火焰无烟地烧着我的心肠。织成的春恨是如此切切,柳丝也显得悠长。当时是谁在种花的郎君呢?却不让柳树靠近杏花旁。走在柳道上不必太过忙碌。春深了,自然会有柳絮飞扬。轻易就扑打在杏花的腮边。那个时节,选择什么在池塘的那一边呢?
张生(生卒年不详),是中国古代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春夏季节中的自然景象与人间情感,风格清新,富有情感张力。
此诗写作于春天,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情感纠葛。杏花与柳丝的意象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哀愁,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生命的思考。
《小重山·杏火无烟烧断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展现出一种微妙的忧伤。开头的“杏火无烟烧断肠”便直接引出诗人的情感状态,杏花的盛开仿佛在燃烧他的心肠,隐喻着一种无奈与苦痛。而后面“春恨切,柳丝长”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春天本应是美好的季节,却因心中所牵挂的情感而生出无尽的愁苦。
在诗中,柳树与杏花的搭配极具画面感,柳丝的柔长与杏花的娇艳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诗人在怀念过往的同时,也在反思当下的境遇,“却不教,柳近杏花傍”,这句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遗憾,感叹当年美好时光的错失。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修辞,表达出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痛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张力,使读者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忧愁,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出一种伤感的情绪基调。
这些意象的结合,形成了诗中情感的核心,传达出一种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恋情的无奈。
选择题:诗中“杏火无烟”是形容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柳道不须__”,表达了一种从容的态度。
判断题:整首诗主要描绘了一个快乐的春天场景。 (是/否)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所表现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