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沁园春·国步多艰

《沁园春·国步多艰》

时间: 2025-04-28 00:10:27

诗句

国步多艰,民心靡定,诚吾隐忧。

叹浙民转徙,怨寒嗟暑,荆襄死守,阅岁经秋。

虏未易支,人将相食,识者深为社稷羞。

当今亟,出陈大谏,箸借留候。

□□迂阔为谋。

天下士如何可籍收。

况君能尧舜,臣皆稷契,世逢汤武,业比伊周。

政不必新,贯仍宜旧,莫与秀才做尽休。

吾元老,广四门贤路,一柱中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10:27

原文展示

沁园春·国步多艰
作者: 佚名 〔宋代〕

国步多艰,民心靡定,诚吾隐忧。
叹浙民转徙,怨寒嗟暑,荆襄死守,阅岁经秋。
虏未易支,人将相食,识者深为社稷羞。
当今亟,出陈大谏,箸借留候。
迂阔为谋。天下士如何可籍收。
况君能尧舜,臣皆稷契,世逢汤武,业比伊周。
政不必新,贯仍宜旧,莫与秀才做尽休。
吾元老,广四门贤路,一柱中流。

白话文翻译

国家的步伐艰难,人民的心思不稳,真是让我心中忧虑。
叹息浙地的百姓不断迁移,怨声载道,寒冬酷暑,荆襄地区却死守不退,经历了漫长的秋季。
敌人尚未易于应付,人们却开始相互残食,明智的人对此深感国家的羞耻。
如今形势紧迫,应该提出有力的劝谏,来借助他人的力量。
这样的谋划太过迂腐。天下的士人又如何能被收归?
更何况君主如尧舜,臣子皆如稷契,正值汤武之世,事业可与伊周相媲美。
政治不必追求新颖,维持旧制反而更为妥当,不要与书生们争论到最后无休。
我这元老,应当广开贤者之路,成为中流砥柱。

注释

  • 国步多艰:指国家的形势艰难、困难重重。
  • 靡定:指不稳定、不坚定。
  • 浙民:指浙江的人民。
  • 荆襄:指荆州和襄阳地区,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地。
  • :指敌人、侵略者。
  • 社稷:指国家和人民,常用于表示国家的根本。
  • 尧舜:古代贤明的君主,象征理想的统治者。
  • 汤武:指商汤和周武王,代表有作为的统治者。
  • 秀才:指读书人或有学问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沁园春·国步多艰》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时期。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代,但政治斗争和外患也层出不穷,诗人往往在作品中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国家多舛之际,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诗人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将国家的艰难处境与对未来的展望结合,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沁园春·国步多艰》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感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困境的深切关怀。开篇以“国步多艰,民心靡定”引入,直截了当地道出国家的艰难局面和人民心态的不安,令人感受到一股沉重的历史感。接下来,作者通过叹息民众的流离失所和对季节变迁的细致描写,生动展现了百姓在动荡之中艰难求生的场景。

诗中提到“虏未易支,人将相食”,用极具冲击力的语言描绘出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暗示了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令人不禁深思。紧接着,作者呼吁时人应当以更为果敢的态度来面对当前的局势,表达出一种希望与责任感。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借用历史典故,强调政治应保持稳定,倡导贤能之士应当被重用,显示出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时局的深刻剖析与历史的引申,展示了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社会政治的思考与期待。诗中饱含的忧虑与希望交织,构成了一幅复杂而生动的历史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国步多艰,民心靡定,诚吾隐忧。
    国家形势艰难,民心不稳定,这让我感到非常忧虑。

  2. 叹浙民转徙,怨寒嗟暑,荆襄死守,阅岁经秋。
    感叹浙江人民频繁迁移,怨声满天,经历了寒冷与酷暑,荆襄地区却死守已久。

  3. 虏未易支,人将相食,识者深为社稷羞。
    敌人尚未易于对付,人民却开始相互残杀,明智的人对此深感羞耻。

  4. 当今亟,出陈大谏,箸借留候。
    现在形势紧迫,应当提出有力的劝谏,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5. 迂阔为谋。天下士如何可籍收。
    这样迂腐的谋划,天下的士人又如何能被归纳收编?

  6. 况君能尧舜,臣皆稷契,世逢汤武,业比伊周。
    更何况君主如尧舜,臣子皆如稷契,正值汤武之世,事业可以与伊周相媲美。

  7. 政不必新,贯仍宜旧,莫与秀才做尽休。
    政治不必追求新颖,维持旧制反而更为妥当,不要与书生们争论到最后无休。

  8. 吾元老,广四门贤路,一柱中流。
    我这元老,应当广开贤者之路,成为中流砥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嗟暑”、“荆襄死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典故:用尧舜、汤武等历史人物,增加了诗的深度和厚重感。
  • 排比:整首诗多次使用排比手法,强调了国家危机的严重性。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围绕国家的困境与人民的苦难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切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历史的引申,诗人提倡政治应保持稳定,强调贤能之士应被重用,显示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国步:象征国家的前进和发展,暗示艰难的国运。
  • 民心:代表人民的情绪和态度,反映社会的稳定与否。
  • :象征外敌,代表国家面临的威胁。
  • 社稷:象征国家与人民的根本,体现诗人深切的忧国情怀。

文化内涵

诗中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国家的现实困境,也传递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虏”指的是?

    • A. 朋友
    • B. 敌人
    • C. 百姓
    • D. 学者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君能尧舜,臣皆____”。

  3. 判断题:诗歌的主题是对国家未来的乐观展望。(对/错)

答案

  1. B. 敌人
  2. 稷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满江红·写怀》 - 岳飞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诗词对比

与《满江红·写怀》相比,虽然两者均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但《满江红·写怀》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而《沁园春·国步多艰》则更加侧重于对民生困境的细致描写与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满庭芳(代上陈帅生日) 醉蓬莱(代上陈帅生日) 江城子(黄宪生日代作) 江城子(饯黄魁) 临江仙(送罗倅·伟卿权新州) 临江仙(寿周材) 临江仙(传丈生日)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馬字旁的字 写真像 洪魔 箝口结舌 穴宝盖的字 花晨月夕 盘结尾的成语 风激电飞 氧化汞 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驰开头的成语 羽字旁的字 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民柄 一概抹煞 三撇旁的字 秋红 三寸鸟,七寸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