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1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14:00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乱山千顷翠相围,
衮衮沧江去复归。
安得病身生羽翼,
长随沙鸟自由飞。
乱山环绕着千顷的翠绿,
滔滔的沧江来来往往。
我如何才能让病弱的身躯长出羽翼,
永远跟随沙鸟自由飞翔呢?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生羽翼”可联想到古代对自由的向往,类似于庄子“齐物论”中提到的“无待”思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主张变法,倡导新政,作品风格清新、豪放,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由和大自然的向往,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身体虚弱的无奈与对自由飞翔的渴望,体现了他在政治风波中对自在生活的追求。
《望越亭》是王安石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同时也是他内心情感的流露。诗的开头以“乱山千顷翠相围”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山的苍翠与江水的浩荡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感情。
接下来的“衮衮沧江去复归”,不仅描绘了水流的动态,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无常。这种流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不息,表明了诗人对时间的思考与感慨。
“安得病身生羽翼”,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想要摆脱病痛的羁绊,向往那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长随沙鸟自由飞”,通过与沙鸟的比较,强调了对自由飞翔的向往,沙鸟在沙滩上自由自在,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恰好与诗人内心的冲突形成对照。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和情感共鸣,体现了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中的独特风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对病痛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乱山千顷翠”中“翠”的意思是?
“安得病身生羽翼”中“病身”指的是?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