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曾子固二首

《寄曾子固二首》

时间: 2025-04-26 07:40:26

诗句

严严中天阁,蔼蔼层云树。

为子望江南,蔽亏无行路。

平生湖海士,心迹非无素。

老矣不自知,低徊如有慕。

伤怀西风起,心与河汉注。

哀鸿相随飞,去我终不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26

原文展示

寄曾子固二首
作者:王安石

严严中天阁,蔼蔼层云树。
为子望江南,蔽亏无行路。
平生湖海士,心迹非无素。
老矣不自知,低徊如有慕。
伤怀西风起,心与河汉注。
哀鸿相随飞,去我终不顾。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的天阁之中,层层云树显得格外苍翠。
我为了你而眺望江南,却被遮挡住了前行的路。
我平生曾是一位游历湖海的士人,心迹上却没有遗留过什么。
如今老了却不自知,徘徊彷徨似乎还有些眷恋。
西风起时令人伤怀,心情仿佛与银河相连。
哀鸿在空中随意飞翔,离去时却始终不顾我。


注释

字词注释

  • :高楼或建筑物,这里指高耸的亭阁。
  • 蔼蔼:形容云树等景物的茂盛、繁盛。
  • 蔽亏:遮挡、阻挡。
  • 心迹:心中所思所想,情感的印迹。
  • 低徊:徘徊、犹豫。
  • :向往、怀念。
  • 哀鸿:指悲鸣的鸿雁,象征离别和伤感。

典故解析

  • “河汉”:古代对银河的称呼,常用以表达对浩渺宇宙的感慨。
  • “哀鸿”:源于古代对鸿雁的悲伤情感,常用于描绘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在文学上以诗、文、词、赋见长,其作品风格多样,尤其以“变法”闻名,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改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晚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借景抒情,体现出他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身老去的无奈。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寄曾子固二首》在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思乡情和对友人的怀念。开头描绘的“严严中天阁,蔼蔼层云树”,使人仿佛置身于高远的天地之间,云树苍翠,生机盎然,然而随即转入对江南的眺望,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渴望。诗人用“蔽亏无行路”表达出因种种原因而无法达成心愿的失落感。

接下来的“平生湖海士,心迹非无素”表明诗人虽游历四方,心中却没有留下什么真正的痕迹,这里折射出王安石内心的空虚与孤独。随着年龄的增长,“老矣不自知”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诗人低徊徘徊,似乎在追寻曾经的岁月。最后几句通过西风与哀鸿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无尽的伤感和对过往的缅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细腻,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学功底与丰富的人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严严中天阁,蔼蔼层云树:描绘高阁与云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高远和壮阔的背景。
  2. 为子望江南,蔽亏无行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因阻碍而无法前往。
  3. 平生湖海士,心迹非无素:回忆往昔自己游历的经历,内心却感到空虚。
  4. 老矣不自知,低徊如有慕:老年人对自我状态的无知,徘徊中似乎还有对过去的眷恋。
  5. 伤怀西风起,心与河汉注:外界的变化引发内心的伤感,思想飞向遥远的银河。
  6. 哀鸿相随飞,去我终不顾:哀伤的鸿雁随意飞去,象征着离别的无奈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与银河相连,表达深远与无尽的思念。
  • 拟人:将西风与哀鸿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老矣不自知,低徊如有慕”,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王安石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天阁: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云树: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蓬勃。
  • 江南:寓意着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之地。
  • 西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哀鸿:代表离别、孤独与伤感。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体现出对友人和往昔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严严中天阁”描绘的是哪个景象?
    A. 高楼
    B. 湖泊
    C. 树林
    D. 江河

  2. “老矣不自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年老的无奈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生活的满意

  3. “哀鸿相随飞”中的“哀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类
    B. 伤感的情绪
    C. 友人的离去
    D. 自然景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诗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王安石则更加沉郁与细腻。例如,李白在《月夜》中表现出对月光的热爱与人生的豁达,而王安石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酒泉子·空碛无边 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思帝乡·如何 渔歌子·草芊芊 河传·花落 渔歌子 后庭花·石城依旧空江国 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玉清公主挽歌(代宗之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看人下菜碟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包含种的词语有哪些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习为故常 合欢襦 包含涩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洞烛其奸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一张一弛 踏故习常 冰清水冷 三元及第 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齊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栏榥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