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5:12
题癸水亭
作者: 曾宏正 〔宋代〕
危亭倚岩隈,嘉名叶地谶。
时浮桂籍香,永绝戈甲祲。
败柳袅烟丝,枯荷立霜枋。
呼僮理吴榜,月夕欲乘兴。
这座高高的亭子倚靠在岩石的边缘,亭子的美名已经流传在四方。时常有桂香飘散,如同美好的预兆,永远远离了战争的铠甲与戈矛。败柳在风中轻轻摇曳,枯荷在霜中伫立。呼唤小童整理着吴地的榜书,月色渐渐明朗,正好可以乘兴而游。
作者介绍:曾宏正,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以清丽雅致著称,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在癸水亭游览时,描绘了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闲适生活的风尚。
这首《题癸水亭》通过描绘亭子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优雅的氛围。作者以“危亭倚岩隈”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高远与险峻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着,诗中提到“桂籍香”,不仅表现了自然的芬芳,也暗示着美好生活的品质。诗人将古战场的戈甲与和平的桂香对比,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败柳袅烟丝”与“枯荷立霜枋”的描写,既体现了自然生机的衰退,也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种对比使得诗歌在细腻的自然描绘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最后,诗人呼唤小童整理吴榜,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的眷恋,月色下的心情也愈发显得悠然自得。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场景为背景,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宋代士人特有的淡泊与洒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败柳袅烟丝”中的“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摇曳之态;“月夕欲乘兴”则以对仗的方式加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情感基调既有淡淡的忧伤,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危亭倚岩隈”中的“危亭”指的是什么?
“永绝戈甲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败柳袅烟丝”中的“败柳”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作品在情感表达与自然描绘上与《题癸水亭》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又展现了不同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