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癸水亭次曾宏正韵

《癸水亭次曾宏正韵》

时间: 2025-04-27 17:05:48

诗句

□□□古碑,神奇永符谶。

履岩俯冯夷,坐石存精寝。

拂剑逼珠光,乘槎掉柯枋。

风清明月怀,云隐高山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5:48

原文展示:

《癸水亭次曾宏正韵》
作者: 萧桂林 〔宋代〕

古碑,神奇永符谶。
履岩俯冯夷,坐石存精寝。
拂剑逼珠光,乘槎掉柯枋。
风清明月怀,云隐高山兴。

白话文翻译:

这座古碑,神秘而永恒地承载着预言。
我踏着岩石俯视冯夷,坐在石上静静地思考。
轻拂的剑影逼近珠光,乘着木筏摇荡在水面。
清风明月怀抱着我,云雾隐匿在高山之中。

注释:

  • 古碑:指古代的石碑,象征历史和传承。
  • 冯夷:古代神话中的人物,通常与神秘和高人相关。
  • 拂剑:轻轻拂动的剑,暗含武器的灵动和光辉。
  • 乘槎:乘坐木筏,指漂流或出行的方式。
  • 掉柯枋:树枝摇晃,意指自然环境的变化。
  • 风清明月:描绘宁静的夜晚,象征诗人的思绪。
  • 云隐高山: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桂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典雅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发展的交替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古碑的神秘气息开篇,提醒读者关注历史的沉淀。在“履岩俯冯夷”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自我观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姿态。他不仅是在欣赏自然之美,更是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接下来的“拂剑逼珠光”,则是对个人力量和潜能的暗示,象征着内心的斗志与向往。清风与明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心灵的宁静与思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碑,神奇永符谶。
    表达古代遗迹的神秘感,暗示历史的预言和文明的延续。

  2. 履岩俯冯夷,坐石存精寝。
    描绘诗人踏岩而立,俯瞩远方,内心的沉静与思考。

  3. 拂剑逼珠光,乘槎掉柯枋。
    通过剑的光辉和水面漂流,表现出一种灵动与自然的融合。

  4. 风清明月怀,云隐高山兴。
    最后以自然界的宁静和高远的山景结束,表达心灵的升华与对未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拂剑逼珠光”,剑光比作珠光,营造出一种闪亮的意象。
  • 对仗:如“风清明月怀,云隐高山兴”,形成对称,使语言更加优美。
  • 意象:通过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结合,展示诗人情感的深邃与广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对生命的思索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碑:象征历史与文明的传承。
  • 冯夷:代表神秘与高人。
  • 清风明月:象征宁静与思考。
  • 高山: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对历史的敬仰?
    a) 古碑
    b) 清风
    c) 高山

  2. “拂剑逼珠光”中“珠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丽
    c) 内心的光彩

  3. 诗中的“风清明月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宁静
    c) 激动

答案:

  1. a) 古碑
  2. c) 内心的光彩
  3.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癸水亭次曾宏正韵》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关注于历史的沉淀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古诗词解析与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七十一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七十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六十九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六十八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六十七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六十六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六十五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六十四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六十三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六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精嗒彩 以升量石 戏竹 失而复得 喑呜叱咤 泰东 血字旁的字 因祸得福 包含沁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分烟析生 四点底的字 雨字头的字 回惶 行字旁的字 包含慈的成语 驰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