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0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2:25
已凉天气黄昏后。愁味浓于酒。
绿莎蛩语未分明。第一秋声先诉与侬听。
房栊寂寂烧银烛。浅醉欹红玉。
挂花香里露华多。不卷珠帘无那月明何。
在凉爽的天气中,黄昏时分,愁苦的滋味比酒还要浓烈。
绿草上蟋蟀的鸣叫声还不甚清晰,初秋的声音已经先行传递给我。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烧着银色的蜡烛,微醉的我靠着红色的玉器。
花香中露水多得很,如果不卷起珠帘,那明亮的月光又如何能照进来呢?
“虞美人”是古代一种美丽的花,象征着爱情与思念。吴藻在此诗中运用秋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愁苦。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后在乾隆年间活跃。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通过描写周围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内心的孤独。
《虞美人》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情感的古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凉爽的秋天黄昏,愁苦的情感弥漫在空气中,诗人以对秋声的感知来传递自己的心情。诗的开头“已凉天气黄昏后”就设定了一个清冷的氛围,愁苦的滋味比酒还要浓,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随着描写的深入,绿莎上的蟋蟀鸣叫声虽未清晰,但已经传达了秋天来临的消息,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自然与心情交融,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随后的“房栊寂寂烧银烛”,则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银烛的光芒虽然微弱,却映照出诗人微醉的状态,暗示着诗人虽然在饮酒自醉,却依旧感受到心底的孤独。最后一句“不卷珠帘无那月明何”,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渴望,月光的明亮与窗外的花香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却又因某种原因无法触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孤独与忧愁的深刻描绘,借助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无奈的心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什么?
“愁味浓于酒”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