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

《虞美人》

时间: 2025-04-27 17:02:25

诗句

已凉天气黄昏后。

愁味浓于酒。

绿莎蛩语未分明。

第一秋声先诉与侬听。

房栊寂寂烧银烛。

浅醉欹红玉。

挂花香里露华多。

不卷珠帘无那月明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2:25

原文展示:

已凉天气黄昏后。愁味浓于酒。
绿莎蛩语未分明。第一秋声先诉与侬听。
房栊寂寂烧银烛。浅醉欹红玉。
挂花香里露华多。不卷珠帘无那月明何。

白话文翻译:

在凉爽的天气中,黄昏时分,愁苦的滋味比酒还要浓烈。
绿草上蟋蟀的鸣叫声还不甚清晰,初秋的声音已经先行传递给我。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烧着银色的蜡烛,微醉的我靠着红色的玉器。
花香中露水多得很,如果不卷起珠帘,那明亮的月光又如何能照进来呢?

注释:

  • 已凉:天气已开始变凉。
  • 愁味:愁苦的滋味。
  • 蛩语:蟋蟀的鸣叫。
  • 秋声:秋天的声音。
  • 房栊:房间的窗户。
  • 银烛:银色的蜡烛,象征着温暖与孤独的氛围。
  • 浅醉:微微醉意。
  • 挂花香里露华多:在花香中,露水显得格外丰厚。

典故解析:

“虞美人”是古代一种美丽的花,象征着爱情与思念。吴藻在此诗中运用秋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后在乾隆年间活跃。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通过描写周围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情感的古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凉爽的秋天黄昏,愁苦的情感弥漫在空气中,诗人以对秋声的感知来传递自己的心情。诗的开头“已凉天气黄昏后”就设定了一个清冷的氛围,愁苦的滋味比酒还要浓,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随着描写的深入,绿莎上的蟋蟀鸣叫声虽未清晰,但已经传达了秋天来临的消息,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自然与心情交融,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随后的“房栊寂寂烧银烛”,则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银烛的光芒虽然微弱,却映照出诗人微醉的状态,暗示着诗人虽然在饮酒自醉,却依旧感受到心底的孤独。最后一句“不卷珠帘无那月明何”,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渴望,月光的明亮与窗外的花香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却又因某种原因无法触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凉天气黄昏后”:描绘了凉爽的秋天黄昏,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
  2. “愁味浓于酒”:愁苦的感觉比酒还要浓烈,表现了内心的沉重。
  3. “绿莎蛩语未分明”:草丛中蟋蟀的鸣叫声还不够清晰,暗示着秋天的初来。
  4. “第一秋声先诉与侬听”:初秋的声音已经传递到自己耳中,表达对秋天的敏感。
  5. “房栊寂寂烧银烛”:房间静谧,只有银色蜡烛在燃烧,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6. “浅醉欹红玉”:微醉之际,依靠着红色的玉器,暗示了小饮的状态。
  7. “挂花香里露华多”:在花香的包围中,露水显得格外丰盈。
  8. “不卷珠帘无那月明何”:如果不卷起珠帘,明亮的月光又如何能照进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愁味浓于酒,将愁苦比作酒,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拟人:秋声“诉与侬听”,赋予声音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房栊寂寂”和“烧银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孤独与忧愁的深刻描绘,借助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无奈的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天:象征着孤独与寂静。
  • 黄昏:代表一天的结束,暗示着思念的加深。
  • 蟋蟀:象征秋天,也体现了自然的声音与诗人内心的对话。
  • 银烛:象征温暖与孤独的氛围。
  • 珠帘: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遮挡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愁味浓于酒”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与忧愁
    • C. 饥饿
    • D. 旅行的快乐
  3.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孤独与温暖
    • C. 友情
    • D. 知识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思念的感慨,但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以豪放的笔调表达对理想与爱情的追求,情感更为激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吴藻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酅公合祔挽歌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囝一章 悲歌二(一作《悲歌》,一作《短歌行》) 李供奉弹箜篌歌 南归 杂曲歌辞。游子吟 江上 宫词五首·其二 听角思归 登楼望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隳颓 不知虚实 走字旁的字 整领 偏说 白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流水无情 里带 鬲字旁的字 撒手锏 包含骂的词语有哪些 急景雕年 打退堂鼓 貌形 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