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8:03
《虞美人 寄怀素窗陈姝》
秋声几阵连飞雁。
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怨赋歌诗,
叠叠竹梧移影月迟迟。
楼高倚望长离别。
叶落寒阴结。
冷风流得未残灯,
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秋天的声音阵阵,飞雁相伴而来。
梦醒时分,愁肠随之断裂。
我想将满腔的愁怨写成歌诗,
竹子和梧桐交错,影子在月光下显得迟缓。
高楼上我倚望,思念长长的离别。
秋叶纷纷落下,寒阴渐渐笼罩。
冷风吹过,灯光尚存未灭,
静夜中幽庭的小窗被轻轻掩闭,透出微弱的光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芬,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而著称。他的诗歌通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虞美人 寄怀素窗陈姝》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离别、孤独的深切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友人陈姝的思念。
这首《虞美人 寄怀素窗陈姝》以秋天为背景,运用自然元素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头以“秋声几阵连飞雁”引出主题,飞雁传递出离别的情感,令人感受到深深的思念。随着诗歌的推展,梦的破碎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奈,愁怨的情感如影随形,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忧伤的氛围。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叠叠竹梧移影月迟迟”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凄凉的夜景,竹与梧的交错象征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内心的纠葛。而“楼高倚望长离别”则将思念推向了高峰,诗人似乎在高处眺望着远方,心中满是离别的苦涩。
最后两句“冷风流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未熄的灯光似乎在映照着内心的希望与失落,半掩的窗明暗交替,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思考和对友人陈姝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秋声几阵连飞雁”中,飞雁象征了什么?
诗中“梦断随肠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冷风流得未残灯”中的“灯”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