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5:43
九日无会雨。三两朋俦,小作城南聚。
秋气澄天宇。湖光丽,倒映垂杨千缕。
孰伴菊英黄,看满砌,鸡冠如炬。
忆当年,淤塘败苇,只今何许。
今朝亭畔徘徊,往迹千端,都付东流去。
经幢谁记取。文宴杳,难觅墙头题句。
黑暗剧浓时,地下火,此间曾郁。
却赢得西厅芳趾,遥山同绿。
在九月初九这天没有聚会,天空下着小雨,三两好友在城南小聚。
秋天的气息清澈,天空湛蓝,湖水美丽,倒映着垂柳千丝万缕。
谁在伴着黄菊花,满地都是,像鸡冠一样鲜艳。
回忆起当年,淤塘里杂乱的芦苇,如今又在哪里呢?
今天在亭子旁徘徊,往日的点点滴滴,统统都随东流而去。
谁还记得那经幢?文人的宴会早已消失,难以寻觅墙上的题句。
在黑暗的剧烈时刻,地下的火焰,此地曾经繁盛。
却得到了西厅的芳香,遥远的山依旧是那样的绿色。
作者介绍:钟敬文(1870—1936),字季华,号秋水,晚号天来,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颇具文人气息,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通过游览陶然亭,寄托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秋日的背景下,湖光山色与人生回忆相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陶然亭的秋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索。开头的“九日无会雨”便抒发了重阳节未能聚会的失落感,接着以清澈的秋空与美丽的湖光映衬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在这一幅幅画面中,诗人不仅仅是在描写自然,更是在反思人生的流逝和过往的友情。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赏菊花的场景,充满了温暖与怀旧之情。然而,时光荏苒,往昔已成追忆。诗人用“今朝亭畔徘徊”表达了对过往的留恋,同时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最后,诗人提到“地下火,此间曾郁”,暗示过去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留下的是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鸡冠如炬”)、对仗(如“湖光丽,倒映垂杨千缕”)、拟人(如“秋气澄天宇”)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友情的珍惜、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厚。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鸡冠如炬”中的“鸡冠”比喻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