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9:59
笛步招游侣,醉看茱萸,复此登高宴。
景光都似旧,还更喜千里同归巢燕。
何用接桃根,听吴语尊前轻软。
快持螯盘堆脍玉,未嫌秋晚。
奇绝望里清淮,鹭起鸥沈,共予情深款。
冷风吹帽堕,应未减当日龙山高眄。
休恨菊开迟,替芳讯梅花照盏。
倩注满料必定,每年身更健。
笛声引来游伴,醉意中欣赏茱萸,重新在这里举行登高的宴席。
景色依旧如往日,更加喜悦的是千里之外归来的燕子。
何必再去采桃根,听那吴地的轻柔言语。
快来端起螃蟹和鲜美的生鱼片,秋天的晚宴我并不厌倦。
清淮河的美景令人赞叹,白鹭飞起,鸥鸟沉浮,我们共同感受深厚的情谊。
冷风吹落了帽子,应该不会减弱当年在龙山高处的眺望。
不要怨恨菊花开得太晚,它替梅花传递着芳香的消息。
请把酒满上,定会让身体每年更加健康。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贫寒之家,以诗名世。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友人情谊,风格清新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丙辰年九月九日的重阳节,诗人与友人相聚于酒家,共同庆祝节日,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龙山会》是一首描绘重阳节聚会情景的诗作,诗人在宴会上与友人共饮,共赏秋景,抒发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氛围,茱萸、螃蟹等意象,使整个场景充满了生动的气息。诗的开头即以“笛步招游侣”引入,展现了轻松愉悦的聚会气氛,紧接着通过“醉看茱萸”传达出节日的欢愉和人们的情感交融。
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景物描写,体现出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的“千里同归巢燕”传递出一种团圆的幸福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何用接桃根,听吴语尊前轻软”,诗人表达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言语的享受。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描绘了清淮的美丽和秋风的凉意,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最后通过“休恨菊开迟,替芳讯梅花照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既有对友谊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传统活动是什么?
A. 吃元宵
B. 登高
C. 赏月
D. 祭祖
“千里同归巢燕”中“巢燕”象征的是什么?
A. 离别
B. 团圆
C. 旅行
D. 争吵
诗人对菊花开得迟的态度是?
A. 失望
B. 愤怒
C. 包容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