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祝英台近 送陆云士之任郏县

《祝英台近 送陆云士之任郏县》

时间: 2025-04-26 06:45:19

诗句

雁头筝,龙尾拨,曾记殢侬处。

转眼画旗,袅袅引君去。

遥知小陆风流,来春县里,种紫艳、红香无数。

郏县路。

淼淼晚渡秋山,我昔作行旅。

一发中原,风起浊河怒。

君经洛水平桥,陆浑小店,定和我、藓墙题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19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 送陆云士之任郏县
—— 陈维崧 〔清代〕

雁头筝,龙尾拨,曾记殢侬处。
转眼画旗,袅袅引君去。
遥知小陆风流,来春县里,种紫艳红香无数。
郏县路。淼淼晚渡秋山,我昔作行旅。
一发中原,风起浊河怒。
君经洛水平桥,陆浑小店,定和我藓墙题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雁头的筝声响起,龙尾的拨弦声悠扬,曾几何时,我在这里与你相会。转眼之间,画旗已经高高飘扬,轻柔的丝带引着你远去。我遥想小陆风流倜傥的样子,明年春天他将在郏县种下无数紫色和红色的花朵。郏县的路上,秋山在晚渡中显得淼淼如烟,我曾在这里游历过。突然间,来自中原的风起,浊河波涛汹涌。你经过洛水的平桥,经过陆浑的小店,必定会和我在苔藓墙上留下题句。

注释

  • 雁头筝:指一种乐器,形象比喻。
  • 龙尾拨:形容乐器的拨动,带有动感。
  • 殢侬处:殢,意为怜爱,指与情人相会的地方。
  • 画旗:形容离别的情景,画旗即是标识出发的象征。
  • 紫艳红香:形容花的颜色和芬芳。
  • 郏县:地名,作者送别的地方。
  • 浊河:指浑浊的河流,象征着奔流不息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清代诗人,字仲明,号东山,生于明末清初,因其才情出众而受到重视。他的诗风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陆云士即将赴郏县任职之际,表达了诗人与陆云士之间的深厚友谊与祝福。诗中通过描绘离别情景,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 送陆云士之任郏县”是一首富有情感的送别诗,通篇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祝福之情。开头以“雁头筝,龙尾拨”描绘了音乐的美妙,象征着离别的乐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转眼画旗,袅袅引君去”,形象地描绘出送别的情景,画旗象征着离别的仪式感,袅袅的丝带则象征着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

在后面的描绘中,诗人遥想陆云士的风流倜傥,种下的紫艳红香花朵,令人感受到春天的希望与美好。尤其是“郏县路”,将背景设定于郏县,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的最后几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心与惦念,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友人行程的描写,情感充沛,意境深远。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期待,读来令人心生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雁头筝,龙尾拨,曾记殢侬处。

    • 描绘音乐的意象和温暖的回忆,点出与爱人相聚的美好时光。
  2. 转眼画旗,袅袅引君去。

    • 离别的情景,暗示时光流逝,离别的伤感。
  3. 遥知小陆风流,来春县里,种紫艳红香无数。

    • 对朋友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4. 郏县路。淼淼晚渡秋山,我昔作行旅。

    • 以郏县为背景,表达诗人对往日旅途的怀念。
  5. 一发中原,风起浊河怒。

    • 形容中原的风光与激昂的情感,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浪。
  6. 君经洛水平桥,陆浑小店,定和我藓墙题句。

    • 期待与朋友在旅途中相聚的情景,展现出深厚的友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雁头筝”比喻离别的音乐,营造氛围。
  • 拟人:如“袅袅引君去”,生动形象地描绘离别情景。
  • 对仗:如“紫艳红香”,增强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离别的惆怅,展现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头筝:象征着离别的乐声。
  • 紫艳红香: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希望。
  • 浊河:象征着波澜壮阔的情感与旅途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陆”是指谁?

    • A. 陆游
    • B. 陆云士
    • C. 陆沉
  2. 诗中“转眼画旗”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迎接
    • B. 离别
    • C. 旅行
  3. 诗最后提到的“苔藓墙”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回忆
    • C. 旅途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但侧重于家庭情感的表达。
  • 《送友人》(李白):更具豪放之气,体现了李白特有的洒脱与壮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的情感表达》

相关查询

凤邑四咏 郊行 其一 午炊祖教寺 世宗宪皇帝御制耕耤乐章三十六禾词雍正二年 三姝媚 瑞京词长有台北之行,赋此话别,并希正和 许秋岩太守问耕图 盆池 棋声花院闭 和段少参钓台韵 山晓望大内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珠残玉碎 万字隶书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_汉字书法学习 五笔输入法常用字_五笔字根表及汉字汇总 皿字底的字 齊字旁的字 广字头汉字大全_带广字头的汉字详解及学习指南 第二职业 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带斤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入纂 食字旁的字 杨州鹤 噎欧 断羽绝鳞 言字旁汉字详解及寓意_汉字偏旁学习 凡圣不二 焦达峰 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