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5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59:08
祝英台近
毛奇龄 〔清代〕
画栏低,斜日暮,睡起甚无绪。
蝶蝶游丝,阵阵惹飞絮。
是他梅子生心,樱桃辞蒂,著甚个五风三雨。
隔墙树。听叶底鹃儿,不住叫谁去。
看又黄昏,寂寂闭朱户。
夜来明月何如,几时回顾,记不出初三十五。
画栏低垂,夕阳斜照,醒来时心情十分沉重。
蝴蝶在空中飞舞,阵阵微风引起飘动的柳絮。
那梅子让人思念,樱桃却已离去,究竟是什么样的天气?
隔着墙的树,听到树叶下的杜鹃鸟在不停地叫着,不知道叫谁。
望去天色昏黄,静静地关上红色的门。
夜里的明月何时能再见,何时才能回头,想不起来初三十五的那一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毛奇龄,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观察著称,作品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是毛奇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下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祝英台近》是一首描绘情感与自然交融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的开头“画栏低,斜日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哀愁的氛围。夕阳的倾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画栏则暗示着一种被围困的情感状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接下来的“蝶蝶游丝,阵阵惹飞絮”,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夏之交的轻盈与生机,然而其中却又夹杂着对逝去时间的惋惜。梅子和樱桃的意象则引申出思念与离别的主题,诗人在岁月的推移中体会到爱情的苦涩与无奈。
最后几句“夜来明月何如,几时回顾”,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渴望,诗人似乎在追寻那段已经失去的情感,感慨时光的无情。
逐句解析:
画栏低,斜日暮,睡起甚无绪。
描述黄昏时分,诗人从睡梦中醒来,心情沉重。
蝶蝶游丝,阵阵惹飞絮。
蝴蝶在空中舞动,带动柳絮飞舞,营造轻盈的春日氛围。
是他梅子生心,樱桃辞蒂,著甚个五风三雨。
梅子和樱桃的意象,象征着思念和离别,五风三雨则暗示气候的变化。
隔墙树。听叶底鹃儿,不住叫谁去。
隔着墙的树,杜鹃鸟在不停呼叫,增添了一种孤独的情感。
看又黄昏,寂寂闭朱户。
望向黄昏的景象,关上红色的门,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孤寂。
夜来明月何如,几时回顾,记不出初三十五。
追忆昨夜明月,感叹时间的流逝,初三十五指的是农历十五,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画栏低”指的是什么?
A. 夕阳
B. 栏杆
C. 村庄
“夜来明月何如”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蝶蝶游丝”中的“游丝”指什么?
A. 柳絮
B. 细线
C. 秋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