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7:58
节妇篇
作者: 徐渭 〔明代〕
缟衣綦履誉乡邻,
六十年来老此身。
庭畔霜枝徒有夜,
镜中云鬓久无春。
每因顾影啼成雨,
翻为旌门切作颦。
百岁双飞元所志,
不求国难表忠臣。
节妇篇
这首诗的意思是:
身穿素衣,脚踏粗履,受到乡邻的赞誉,
六十年来,这副身体已经衰老。
庭边的霜枝在夜里孤独地伫立,
镜中的白发早已没有了春光。
每次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的影子,便泪如雨下,
反倒让人思念那旌旗门前的愁苦。
即使活到百岁,也只是我的志向,
不求在国难时证明自己的忠诚。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激昂的个性著称,作品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他的诗歌风格多变,常以豪放和细腻并重,体现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
创作背景:
《节妇篇》创作于明代,诗中表达了对节妇生活的深切感受。时代背景下,许多女性因战争和家国变故而失去丈夫,生活孤独而悲苦。徐渭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忠贞妇女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节妇篇》以节妇的视角出发,描绘了在漫长岁月中,节妇因失去丈夫而承受的孤独与悲愁。诗的开头,简洁地描述了她的形象:身穿素衣、脚穿粗履,既体现了她的节俭,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接着,诗人通过“霜枝”和“云鬓”两个意象,展现了节妇的衰老与无奈,反映出她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青春的怀念。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深切动人,节妇因照镜子而流泪,表现出她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悲哀。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节妇的描写,展现了她的忠贞与坚韧。最后,诗人以“百岁双飞”的理想结束,表达了对理想与忠诚的追求,不求功名,只求内心的宁静与忠贞。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徐渭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对忠贞品质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例如,“霜枝”拟人化,表现出孤独的情感。“顾影啼成雨”则通过比喻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悲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节妇生活的深切同情,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传达出对忠贞与理想的追求。诗人在赞美节妇坚贞的同时,也对社会的变迁与女性的命运表达了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节妇篇》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徐渭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缟衣”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贞洁与节俭
C. 华丽
D. 年轻
诗中“每因顾影啼成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与孤独
C. 兴奋
D.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徐渭的《节妇篇》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坚贞,而李清照则更多体现出对爱情的细腻感受与对过往的追忆。两者都展现了女性在不同生活境遇下的情感世界,体现了古代女性的坚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