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7:18
玉簪
作者: 徐渭 〔明代〕
玉簪抽影暗差差,半占荒阶无尽期。
小妇将花曾抱粉,饥人望叶拟挑鸱。
红芙晕脸双俱映,绿髻搔头一不施。
定作蛴螬根叶想,化为蝴蝶等儿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玉簪花在微弱的光影中轻轻摇曳,似乎在暗示着一些隐秘的情感。荒凉的台阶上,花影半遮半掩,似乎没有尽头。小妇人曾经抱着花朵,像是怀抱着粉色的梦想,而饥饿的人则渴望着能从叶子中挑出食物。红色的芙蓉花在脸上绽放,双双映衬着彼此的美丽,而绿色的发髻则被轻轻整理,似乎没有施加什么修饰。最后,诗人想象着蛴螬会在根叶间成虫,最终化为蝴蝶,和孩子们一同嬉戏。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子昂,号文长,晚号青藤道人,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多变,常表现出个性化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徐渭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在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挫折的背景下,诗中透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徐渭的《玉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观察。诗中玉簪花的意象,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首联以“玉簪抽影暗差差”开篇,给人以朦胧的感觉,似乎在透露一些隐秘的情感。接着通过小妇与饥人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不同面向,反映出社会的多元与复杂。红芙与绿髻的描写,体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丽。而最后一句“定作蛴螬根叶想,化为蝴蝶等儿嬉”,则充满了希望与幻想,暗示着生命的变化与重生,犹如蝴蝶的美丽。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生命变化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簪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饥人望叶拟挑鸱”中的“挑鸱”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玉簪》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