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王文州咏雪韵

《和王文州咏雪韵》

时间: 2025-05-10 09:52:23

诗句

一穗香云拥博山,毛锥吸尽墨池湾。

诗如骊颔生明月,人似龙媒出帝闲。

洒落高情忘固陋,峥嵘健论起衰孱。

苍髯半雪吾休矣,却怕飞腾不可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2:23

原文展示:

和王文州咏雪韵 一穗香云拥博山,毛锥吸尽墨池湾。 诗如骊颔生明月,人似龙媒出帝闲。 洒落高情忘固陋,峥嵘健论起衰孱。 苍髯半雪吾休矣,却怕飞腾不可攀。

白话文翻译: 一缕香烟环绕着博山炉,毛笔吸干了墨池的水。 诗篇如同骊龙的颔下生出明月,人物如同龙媒从皇帝的闲暇中走出。 洒脱的高情忘却了固陋,雄健的议论振奋了衰弱。 苍白的胡须已半白,我已老去,却害怕那飞腾的高度无法攀登。

注释:

  • 博山:指博山炉,古代的一种香炉。
  • 毛锥:指毛笔。
  • 墨池湾:指墨池,比喻书写的地方。
  • 骊颔生明月:比喻诗篇的杰出。
  • 龙媒出帝闲:比喻人才从皇帝的闲暇中脱颖而出。
  • 洒落高情:指洒脱的高尚情操。
  • 峥嵘健论:指雄健有力的议论。
  • 苍髯半雪:指胡须半白,比喻年老。

诗词背景: 作者王炎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是和王文州的咏雪诗韵而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豪和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香炉、毛笔、墨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环境。诗中“诗如骊颔生明月”一句,用骊龙颔下的明月比喻诗篇的杰出,形象生动。“人似龙媒出帝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后两句则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香炉和毛笔的意象,营造了一个静谧的创作环境。
  • 次句用“骊颔生明月”比喻诗篇的杰出,展现了诗人的自豪。
  •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洒脱的高情和对固陋的忘却。
  • 末句则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诗如骊颔生明月”,用骊龙颔下的明月比喻诗篇的杰出。
  • 拟人:如“毛锥吸尽墨池湾”,赋予毛笔以人的动作。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豪和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意象分析:

  • 香云:象征静谧的创作环境。
  • 毛锥:象征诗人的创作工具。
  • 墨池湾:象征书写的地方。
  • 骊颔生明月:象征诗篇的杰出。
  • 龙媒出帝闲:象征人才的脱颖而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骊颔生明月”比喻什么? A. 诗篇的杰出 B. 月亮的美丽 C. 诗人的才华 答案:A

  2. 诗中“苍髯半雪”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年轻 B. 诗人的老去 C. 诗人的忧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咏雪》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咏雪》与王炎的这首诗都以雪为题材,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政治寓意,而王炎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劝农呈丘帅 庐山五猗 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 叶主簿挽诗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次及甫入峡杂咏 峡口 江头寄致远二首 柳梢青(老人生日) 次张义立登九顶三绝 其一 大像 和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如兄如弟 甸地 马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至字旁的字 奄莫 点铁成金 包含叹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川的词语有哪些 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贪图安逸 孤鸾寡鹄 独完 欠字旁的字 包含蓂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君谟旧谱 五马分尸 快人快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