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2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24:23
上报国寺毗卢阁
作者: 陈衎 〔明代〕
十丈青莲朵朵开,
毗卢高阁独崔嵬。
欲看山势连天远,
已见河流带雨来。
宫树阴浓秋未落,
塞鸿声断晚尤哀。
烽烟直北何时息,
处处关门鼓角催。
这首诗描绘了毗卢阁的壮丽景象,十丈高的青莲花朵盛开,毗卢阁独自高耸入云。想要远眺连绵的山势,却已经看到河流带着雨水流淌而来。宫殿周围的树木浓密阴凉,秋天尚未完全过去,塞外的大雁哀鸣声断断续续,显得更加悲伤。北方的烽烟何时才能平息,四处关门的鼓声和号角声催促着人们的紧张心情。
作者介绍:陈衎,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上报国寺毗卢阁》是一首充满画面感和情感深邃的诗作。诗的开篇以“十丈青莲朵朵开”引入,展现了毗卢阁周围的美丽景色,青莲的盛开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象征着宁静与祥和。接着,诗人欲望远眺山势,然而却已经看到“河流带雨来”,这不仅反映出自然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索。
在描写秋天的景色时,诗中“宫树阴浓秋未落”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塞鸿声断晚尤哀”则把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悲伤。最后两句“烽烟直北何时息,处处关门鼓角催”将视角转向北方的战火,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和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深切感受。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对人事变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社会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十丈青莲”指的是哪种植物?
A. 荷花
B. 青莲
C. 菊花
D. 桃花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高阁是___阁。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塞鸿声断”传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陈衎的《上报国寺毗卢阁》与王维的《鹿柴》均以自然景色为主,表达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历史和社会的关怀,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恬淡的生活态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