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首阳山

《首阳山》

时间: 2025-05-01 04:01:53

诗句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

不同天下人为非,

兄弟相看自为是。

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

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53

原文展示: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
不同天下人为非,兄弟相看自为是。
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
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

白话文翻译:

首阳山靠在黄河的水边,山上曾经有两个人因饥饿而死。
不同于世人追求名利,兄弟之间却自以为是。
因此让后人都能识别你的心意,做臣子应重视义理而非个人安危。
神灵常在白云之中,恐怕会嘲笑那些随时都在饱食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依靠、靠近。
  • 为非:指做不道德的事。
  • 识君心:识破你的内心。
  • 贵义不贵身:重视道义而非个人安危。
  • 精灵:指神灵或灵气。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饿死”二人,可能隐喻历史上因饥荒而亡的人物,表达对忠诚与义理的反思。
  • “为臣贵义不贵身”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忠诚与责任的看重,常见于古代忠臣的表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情感,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在唐代,社会动荡与饥荒时有发生,吴融通过此诗,表达对忠诚、道义的思考,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批判。

诗歌鉴赏:

《首阳山》通过描绘首阳山的自然景观,映射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无奈。诗的开头以“首阳山枕黄河水”引人入胜,描绘了山水相依的美丽景象,却紧接着提到“上有两人曾饿死”,这强烈的对比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悲剧。接着,诗人指出人们的自私和兄弟之间的争执,揭示了社会的混乱和人心的冷漠。最后,诗中“为臣贵义不贵身”,表达了对忠臣理想的追求,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而“精灵长在白云里”则暗示了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常常忽视道德和责任。诗人以山水作为背景,传达出一种哲理,令人感受到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首阳山枕黄河水:描绘自然景观,揭示首阳山的地理位置。
  2. 上有两人曾饿死:引入历史悲剧,反映人类的苦难。
  3. 不同天下人为非:批判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
  4. 兄弟相看自为是:指出亲人之间的误解与争斗。
  5. 遂令万古识君心:强调忠诚与义的价值。
  6. 为臣贵义不贵身:表明为臣者应重视道义。
  7. 精灵长在白云里:意象升华,暗示理想与超脱。
  8. 应笑随时饱死人:对世俗人的讽刺,揭示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比:山水美景与人类悲剧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首阳山象征着理想与道德的追求。
  • 拟人:将精灵与人类相对立,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诚、道义的重视,以及对人性自私的批判,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忘记道德的底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首阳山:象征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黄河水:代表生命的源泉与历史的积淀。
  • 精灵:象征理想与超脱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首阳山与黄河的关系是什么?
    A. 高耸入云 B. 枕靠在一起 C. 遥不可及
    答案:B

  2. 作者对“为臣”的态度是什么?
    A. 只求自身安危 B. 重视道义 C. 无所谓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精灵”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 C. 亲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中的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吴融的《首阳山》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社会的思考与历史的沉重,但风格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杜司勋 河内诗二首 其一 楼上 壬申闰秋题赠乌鹊 浑河中 无题 念远 异俗二首(时从事岭南) 相和歌辞。王昭君 李花 昨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脱骨换胎 包含绌的词语有哪些 有口难言 瑕衅 多疑少决 面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包含抵的词语有哪些 搜根剔齿 浪广 得未曾有 唐中 噼噼啪啪 名动天下 斤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