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8:42
重阳日荆州作
作者: 吴融 〔唐代〕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情感与思考。万里之外的荒凉让我感到无比悲伤,在这个高秋的日子里,我无意中四处瞭望,心情愈发彷徨。虽然美酒已经凉透,但我依然无法拒绝醉意,黄菊花因天气变暖而迟迟未开。国家动荡不安,我无法回到上国,老朋友又在何处,像鸿雁一样远去。面对时局和感慨,我感到无奈,不等到夕阳西下,我便要离开楚地。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秋冬景色和人生感悟。其诗情真意切,常有感时伤怀之作。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身处荆州,因国家动荡而感到忧伤。在重阳节这个传统佳节,诗人虽身处异乡,却思念故国与老友,情感愈发深沉。
《重阳日荆州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孤独与无奈。诗中“万里投荒已自哀”开篇就揭示了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随着季节的变迁,诗人看着秋高气爽的景象,心中却充满了失落与彷徨。浊醪与黄菊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酒虽冷却难以拒绝,菊花虽因气候未开却更显得珍贵。接下来的句子,诗人对动荡的国家与远方的友人感到无力与惋惜,生离死别的感触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最后一句“不待残阳下楚台”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与期待,仿佛在说即使夕阳微落,我也要继续前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人们在动荡岁月中对家国和友情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离愁与对故国的思念,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测试:
诗中“万里投荒”指的是:
“黄菊因暄却未开”中,黄菊象征着:
诗人对故人的思念是通过什么意象表现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