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再用前韵(二首)

《再用前韵(二首)》

时间: 2025-04-30 18:07:10

诗句

弟子舆尸漫有师,圯桥谁共老人期。

龙鱼并出应难识,樗栎无庸幸见遗。

每上楼台瞻北极,愿闻波浪帖南陲。

吴山越水元相接,莫更中流下铁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7:10

原文展示:

再用前韵(二首)

弟子舆尸漫有师,圯桥谁共老人期。
龙鱼并出应难识,樗栎无庸幸见遗。
每上楼台瞻北极,愿闻波浪帖南陲。
吴山越水元相接,莫更中流下铁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师长的追念和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弟子在灵魂出窍的状态下漫无目的地徘徊,想起了曾经的老师;在圯桥上,已无人与老人一同期盼。龙与鱼的出现让人难以分辨,樗栎树的存在则不必再去幸存的回忆。每次登上高楼俯瞰北极星,心中渴望能听到南边涛声的回响。吴山和越水本是相连的,何必在中流中再投下沉重的铁锤。

注释:

  • 舆尸:意指背负着死者的担架,暗示对逝去师长的怀念。
  • 圯桥:指破旧的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断裂。
  • 龙鱼:传说中的生物,象征神秘和不易辨认。
  • 樗栎:古代名木,象征不必过于珍惜的遗留。
  • 楼台:指高处建筑,象征向往的高度。
  • 北极:北方天上的星,象征指引方向的光明。
  • 波浪:指海浪,象征自然的声音。
  • 铁椎:沉重的物件,象征无法挽回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千里,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因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的气势,又有沉静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师长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师长的追思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弟子舆尸漫有师”引入,便直接点名了主题,表达了对师长的怀念与敬仰。接下来的“圯桥谁共老人期”则传递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生命的无常。

“龙鱼并出应难识”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龙鱼的出现让人难以分辨,象征着生活中那些难以捉摸的东西;而“樗栎无庸幸见遗”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释然,似乎在说不必执着于不再的事物。诗人通过“每上楼台瞻北极,愿闻波浪帖南陲”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对自然的倾听,表现了心灵的向往与对未知的探求。

最后两句“吴山越水元相接,莫更中流下铁椎”则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再沉溺于无谓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厚,意象丰富,既有对师长的敬仰,又有对生命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宽广的胸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弟子舆尸漫有师:弟子背负着死者,似乎迷失于师恩的怀念。
  2. 圯桥谁共老人期:在破旧的桥上,已无人能与老人相约,暗示孤独。
  3. 龙鱼并出应难识:龙和鱼同时出现,象征不易辨认的事物。
  4. 樗栎无庸幸见遗:没有必要过于珍惜已经失去的东西。
  5. 每上楼台瞻北极:每次登高望远,仰望北方的星辰。
  6. 愿闻波浪帖南陲:希望能听到南方海浪的声音,代表对自然的渴望。
  7. 吴山越水元相接:吴山与越水本是相连的,象征和谐与统一。
  8. 莫更中流下铁椎:劝诫别再在中流投下沉重的铁锤,表达对生命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鱼”象征神秘而难以捉摸的事物。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象征:北极星与波浪象征着方向与生命的流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师长的追忆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强调珍惜当下、面对现实的重要性,展现出一种哲学化的生命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弟子:象征学习与传承。
  2. 圯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3. 龙鱼:象征神秘与难以理解的事物。
  4. 樗栎:象征对过去的释然。
  5. 楼台:象征对未来的向往。
  6. 北极:象征指引方向的希望。
  7. 波浪:象征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流动。
  8. 铁椎:象征沉重的负担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圯桥”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旅程
    B.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C. 自然的美丽
    D. 学习的过程

  2. “愿闻波浪帖南陲”中,波浪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自然的声音
    C. 人生的沉重
    D. 逝去的回忆

  3. 诗中提到的“铁椎”代表: A. 轻松的负担
    B. 无谓的遗憾
    C. 美好的回忆
    D. 未来的梦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基的《再用前韵》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对师长的追忆,而王维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对友人的祝福,二者均展现了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文赏析》
  • 《刘基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十八 浣溪沙 为玉遐题红楼隔雨图 浣溪沙 秋夜 浣溪沙 其六 美人春睡 浣溪沙(题美人画卷) 浣溪沙(赵景山席上用偶赋溪台和韵) 浣溪沙·题平园介寿图 浣溪沙 浣溪沙 顾默孙纳姬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酒的成语 一献三酬 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扯扯拽拽 饿虎擒羊 体议 至字旁的字 躧绳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归根结底 靑字旁的字 中尚方 隙罅 鬼字旁的字 绝口不道 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