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襄阳上于司空頔

《过襄阳上于司空頔》

时间: 2025-04-30 21:37:57

诗句

方城汉水旧城池,陵谷依然世自移。

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说岘山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57

过襄阳上于司空頔

作者: 李涉 〔唐代〕

原文展示:

方城汉水旧城池,
陵谷依然世自移。
歇马独来寻故事,
逢人唯说岘山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襄阳的古城池和汉水的景象,虽然岁月在变化,但陵谷的形态依然如昔。我独自骑马来到这里,希望寻找一些往事的故事,遇到人时只谈起岘山的碑刻。

注释:

  • 方城: 指代襄阳附近的旧城。
  • 汉水: 是流经襄阳的河流。
  • 陵谷: 指代山陵与谷地,暗示自然景观的变化。
  • 歇马: 指停下马来,休息一下。
  • 岘山碑: 岘山上的碑刻,可能是某种历史的见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历史感,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襄阳之际,可能受到当地历史文化的影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追溯。

诗歌鉴赏:

《过襄阳上于司空頔》是一首富有历史感的诗作,诗人在游历襄阳时,感受到这座古城的沧桑与变化。开篇通过“方城汉水旧城池”描绘出襄阳的地理背景,暗示着城市的历史悠久。接着,诗人提到“陵谷依然世自移”,这句以自然景观的永恒性与人世间的变迁形成对比,显示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停下马来,独自一人寻求往事的故事,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探求和对过去的怀念。而“逢人唯说岘山碑”则显示出,尽管他在寻求故事,却最终只与人分享岘山的碑刻,这可能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无法忘却的记忆。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孤独感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方城汉水旧城池”:描绘襄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 “陵谷依然世自移”:对比自然与人事的变化,感慨时光流逝。
    • “歇马独来寻故事”:诗人独自旅行,表明他的孤独与追寻。
    • “逢人唯说岘山碑”:与人交流的内容,强调对历史的关注。
  • 修辞手法:

    • 对比: 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 岘山碑象征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传承。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对历史的追溯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汉水: 象征着历史与时间的流动。
  • 陵谷: 描绘自然景观,反映岁月的沧桑。
  • 岘山碑: 代表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方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安
    • B. 襄阳
    • C. 洛阳
    • D. 成都
  2. 诗人独自寻找的是什么?

    • A. 风景
    • B. 故事
    • C. 朋友
    • D. 财富

答案:

  1. B. 襄阳
  2. B. 故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涉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意境上都有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但李涉更多关注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王之涣则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客途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 漫成二阕 其一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五 羁所七忆 减字木兰花 右初三日艮偶兑 减字木兰花·全真门户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京里 葵藿倾阳 事到临头 信汇 三极管 巳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牛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四维不张 铁脚板 人面桃花 店肆 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